吉利“大腿”越抱越紧,上不了科创板,晶科电子换地方IPO
近日,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科电子”)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新的上市申请材料和招股书,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2020年,晶科电子申请科创板上市失败,其当时被“难住”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这家“依赖”吉利的公司质地如何?
曾谋求科创板上市失败
招股书显示,晶科电子是一家融合“LED+”技术的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国内最早量产大功率倒装LED产品的公司之一,其专业领域涵盖汽车智能视觉、高端照明及新型显示。
在中国中高端汽车智能视觉行业,晶科电子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五,在同行业所有制造商中排名第十二,2023年市场份额为0.5%。晶科电子在中国液晶电视背光显示行业的国内及所有制造商中均排名第四,2023年市场份额为9.1%。
晶科电子于2024年2月1日向港交所首次递交上市申请。
此前,晶科电子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9年2月从新三板摘牌。
2019年12月,晶科电子向科创板递交招股说明书。
2020年1月,上交所向晶科电子发出首轮问询,针对公司关联交易、采购渠道单一及客户集中、产品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等问题提出疑问。同年5月,晶科电子和保荐人中原证券申请撤回申请文件,并未回复上交所的上述问询。
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道,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高端照明及智能汽车照明业务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以及本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招股书披露,晶科电子在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肖国伟 (28.26%)、袁立明(32.02%)及陈正豪、劳美良夫妇(各持3.78%、1.62%)合计拥有65.68%的微晶先进光电持股40.58%;肖国伟作为GP的四家雇员持股平台晶裕投资、晶领投资、晶瑞投资、晶实投资分别持股2.83%、1.32%、1.06%、1.32%。因此,上述股东为控股股东集团,根据一致行动安排按肖国伟的指示投票,合共持股约47.11%。
与吉利关系匪浅
从业务结构来看,晶科电子收入来自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包括智能车灯、车规级LED器件和模块) 、高端照明产品(包括高端照明器件及高端照明模块) 、新型显示产品。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下称“报告期”),晶科电子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88亿元、14.11亿元、18.58亿元以及8.43亿元,逐年增长;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3907.1万元、7204.3万元以及3217.3万元,波动较大。需要指出的是,晶科电子2024年前5个月收入和净利同比增长分别为34.99%及325.4%。
其中,报告期各期,晶科电子高端照明业务收入分别为10.34亿元、6.7亿元、6.51亿元及2.54亿元,占比分别为74.5%、47.5%、35%及30.1%,出现下滑;同期,汽车智能视觉业务收入分别为7425.1万元、4亿元、7.71亿元、3.65亿元,占比分别约为5.3%、28.3%、41.5%及43.4%,明显提升。
也就是说,汽车智能视觉业务实现了显著增长,变得更为重要,高端照明业务收入则相反。
而这不得不提到,晶科电子在2018年对业务的调整和转型。
2018年,晶科电子与吉利控股共同成立领为视觉。2021年9月,晶科电子收购领为视觉的控股权益,并将其业绩合并入账,由此正式涉足汽车智能视觉领域。
不过,这背后还存在的一大问题则是汽车智能视觉业务对吉利的“依赖”。
招股书显示,自2018年成立领为视觉以来,晶科电子一直与吉利控股及其许多相关汽车主机厂保持战略业务关系。利用其全球创新汽车生态系统,吉利控股正在开发采用各种先进智能技术的新车型,导致对汽车智能视觉产品有庞大且持续的需求。晶科电子对吉利控股及其相关汽车主机厂的需求作出迅速响应,缩短了智能车灯项目的研发周期,同时晶科电子的创新产品及服务支持其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导致了往绩记录期间,晶科电子汽车智能视觉产品的大部分销售额归功于吉利系企业。
晶科电子客户涵盖吉利、理想汽车、广汽和长安汽车等汽车品牌,海信、TCL、创维、长虹、LG和三星等电视品牌,以及昕诺飞、三星、松下和丰田合成等照明公司。
但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以来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吉利系企业。吉利系的成员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精灵、路特斯等。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五个月,来自吉利系企业的收入分别为5060万元、3.5亿元、7.06亿元及3.2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6%、24.8%、38%及38.8%,占比持续增长。
此外,晶科电子此前预计与吉利的交易金额将继续增长,2024至2026年,来自吉利系的交易金额将进一步增至10.81亿元、12.18亿元和12.55亿元。
本次港交所上市,公司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张晶科电子的汽车智能视觉产品产能、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以及提升海内外营销能力、扩大销售渠道及客户群。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