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百位公民科学家 守护海洋

基隆市政府推动「海洋公民科学家培训计划」,结合公民科学家与在地居民,观察并记录潮境保育区生态及物种。(基隆市政府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基隆市政府推动「海洋公民科学家培训计划」,吸引119位公民科学家参与,27日发表成果,公民科学家在潮境保育区内发现北海岸罕见「肾形真叶珊瑚」、「矛形岩瓷蟹」和「直额扫帚虾」等生物踪迹,用镜头记录并回报系统,丰富台湾生物资料库数据。

培训计划延续往年持续累积潮境保育区生态数据,并扩充公民科学家培训营,活动涵盖保育区及邻近和平岛公园,并新增夜间潮间带场次,共举办8场次,有119位基隆海洋公民科学家参与。

培训课程中,除教授海洋生物与栖地保护知识外,更鼓励公民科学家将影像上传至海保署「iOcean」海洋生物目击回报系统,为台湾生物资料库贡献数据。

昨办成果发表,除邀请公民科学家分享潮境保育区观察成果及珍稀生物纪录外,结合在地居民、渔村文化与海洋生态保育,导览渔村及潮间带,宣导海洋保护区重要性。

基市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蔡馥咛表示,成果展中展示基隆在海洋保育的努力成效,透过公民科学家在潮境保育区内发现北海岸罕见的肾形真叶珊瑚、矛形岩瓷蟹和直额扫帚虾踪迹,并用镜头记录下来,凸显公民科学家在生态监测中的贡献与重要性。

基市府今年启动潮境2.0方案,划定核心区与永续利用区分区管理,包括「总量管制」、「证照限制」、「开放期间」及调整「海菜采捕申请方式」等,使保育管理迈入新里程碑。参与计划公民科学家指出,今年明显感受到潮境珊瑚种类增多。

产业发展处海洋及农渔发展科长许又今说,潮境保育区将自11月1日起进入休养期,预计至明年4月1日重新开放,希望民众能够共同守护这片珍贵的海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