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全国火力,对胡适这个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进行缺席式的全盘否定

1949年,自由派知识分子胡适离开了大陆,远赴美国,开始了10年的寓生活。

批判

1954年大陆开始批判胡适思想运动,这是胡适思想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参与批判的有胡适的朋友、同事、论敌、学生还有八竿子够不着的一些人,批判的文章洋洋洒洒,一共收集了八大本,并在海外发行。

这些批判的文章胡适都看到了,他不止一次地说:

这些谩骂的文字,也同时使我感到愉快和兴奋……我个人四十年来(传播文明常识、自由思想)的一点努力,也不是完全白费的。

他对批判他的朋友、学生、同事表示宽容和理解,对“小孩子”郭沫若之流的一味谩骂,他完全不屑,胡适的忘年交叶公超先生说:

刻薄是与适之的性格距离最远的东西。他有一种很自然的谆厚,是朋友中不可多得的。前几年大陆上在‘清算胡适之’的时候,他收集了许多篇文章,拿出来给我看。他说想写一篇总答复。我劝他不必。一个处女和一伙强盗有什么可争的,而且文字也不是政治斗争的最好武器。

1980年代末, 学术界开始有人对此运动进行反思。共同是对胡适的政治批判已经替代了正常的学术争鸣。思想和学术属于精神世界,政治强行介入违背学术自由精神,这种缺席式的全盘否定、非历史地批判历史人物有失公允。

最后连毛也看不下去了,说:“我们开始批判胡适的时候很好, 但后来就有点片面性了, 把胡适的一切全部抹煞了, 以后要写一两篇文章补救一下。”

争取

除了批判,大陆曾作过争取胡适回国的努力。1956年9月,周恩来委托周鲠生通过在英国的胡适老友陈西滢,向胡适转达了意见说:大陆对胡适的批判主要针对他的思想,不针对个人。如果胡适回去,还是会受到欢迎,并且来去自由。

胡适回信:“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

平反

在光明日报主办的光明网上,刊登了《 书摘 》这样一个段落:1956年还是1957年,在全国政协招待知识界人士的宴会上,有人提起对胡适的批判,毛说:

“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在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回归

1979年,胡绳、钱钟书等大陆学者访问美国,参加学术会议,事后访问耶鲁大学。当时校方派著名历史学家、钱穆的弟子余英时先生接待。宾主谈笑间说到胡适,大致的谈话内容是这样:

胡绳说:我们在政治上反对胡适,但是学术上尊敬胡适。余英时却说:胡适在学术上已被后辈学人所超越,但是他的思想却始终没被超越,而且也从未过时。

余英时先生与老师钱穆夫妇

余英时的看法在80年代也被国内学者所认可,比如著名哲学家、曾任周恩来外交秘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的李慎之说: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还有一些学者,如舒芜、王元化等,他们最初都是反对胡适,拥护鲁迅,但晚年文字却重新回归胡适思想。

思想界常说“各领风骚数百年”,指的是学者思想影响也就百年时间,但是那是民国以前那种变化缓慢的传统文化社会 ,而现在社会,思潮更迭,一个人的思想能够影响数十年,已实属难得,可见胡适思想的生命力。胡适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学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