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创新道路上的政府角色:红灯、黄灯与绿灯的艺术

21日是农历夏至节气,深圳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百余名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集中到来,他们是来参加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创新年会的。本届年会以“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其间展开的同题圆桌讨论,吸引了线上线下无数人的关注。

讨论中,主持人抛出一个问题:在创新的道路上,政府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各位企业家有什么建议?

亚布力论坛落地深圳,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费用支持,此刻台下还坐着深圳市多名领导。这个泛泛之问能获得“实质性”的回答吗?令观众欣喜的是,接下来的讨论干货满满。

第一个回答的是亚布力论坛创始人、迈胜医疗集团董事长田源。他首先肯定了各级政府在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政府系统里“有一大批非常有学识,非常有能力的官员”,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经济发展得更好”。然后,话锋一转,田源直言不讳道:“现在有没有需要改革的地方?我觉得非常多。我们在不少方面受到不尽合理的政策限制,使得生产力不能释放出来。我们国家继续改革的任务还很重,还需要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来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田源举例说,像他所在的放射性治疗设备产业,国内对放疗防护墙厚度的要求大大高于国外相关标准,这给设备商和医院带来很大的困难。“就这么一件事,它就是改不了。当时是谁定的标准呢?也不知道。”田源说。

他又举例,现在有些医疗设备还实行配置证管理,产品研发出来后,没有这个证就不能去卖,否则违法。“我们有些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医院也非常需要,但是这些规定就把它限制死了。”田源说,正是这些事情让他觉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环境还大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对此,亚布力论坛联席轮值主席、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接过话茬说,就政府的经济管理思路而言,当前国际上存在两种,一种是“没有红灯即可行”,还有一种是“没有绿灯不可行”,“我们要真正鼓励创新发展,赶超世界,在基础的政府管制和规则管制上,必须见红灯的地方肯定要见红灯;同时,在没有设置红灯的地方,希望尽量不要让大家‘没有绿灯就不能走’。没有给绿灯的时候,也不要轻易亮红灯,红灯只在必须的地方亮。”

李小加认为,目前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长足进步,“很多时候不再有那么多的红灯给你”。但这还不够,“要让企业家有信心,不是非得什么事情都必须拿到绿灯才能往前走。没有红灯的情况下,应鼓励创新,而不是让大家堵在政府门口排队等绿灯,这样才有更好的创新土壤。”李小加说。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启强十分赞同李小加的观点,认为“没有红灯的地方应该都可以进入”。他还把话题进一步延伸,提出应警惕个别地方、个别官员把“黄灯”也当“红灯”来对待的情况。“现在有些官员做事情非常具体,他不光要管结果,还要管(企业创新的)过程。过程细节的管理对创新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有太多的限制,肯定不是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创新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容错,法无禁止即可为,这种环境恰恰是培养创新非常重要的土壤。”何启强说。

他还提到,政府为了促进一些产业发展,对具体企业给予资金补贴支持等,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慎用。因为补贴政策的另一面是带来不平等竞争。“政府官员是社会管理的专家,但它未必是产业方面的专家。你鼓励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符合市场需要,这个问题是否可以交给企业和市场来判断?真正好的产品有风投资金愿意进去,而政府的钱一拿出来,很容易滋生投机取巧甚至骗补行为。”

何启强的观点引起了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的共鸣。后者以自身企业为例称,农用无人机领域存在大量的政府补贴,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在一些经济较好的地区,不太依赖政府补贴,市场竞争相对公平透明;在一些经济不那么好的地区,就容易发生“不以产品品质和价格决定市场占有率”的现象,简单说就是存在不公平竞争。“还是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好产品,而不是由政策来主导。”

至于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物美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斌提到,政策的稳定性和预见性起决定性作用。他说,在美国也有企业搬来搬去,最近马斯克就把他的公司从加州迁到德州了。企业只有能看到一个地方长期稳定的未来,才可能有决心在当地扎根发展。何启强也说,政策应保持一定的延续性、稳定性,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要让企业有一定的预期。

企业家们开诚布公的建言,引来现场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