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战争与死刑

(图/shutterstock / 达志)

家暴与战争,二者看似毫不相关,却有共同的特质:即皆是透过暴力发泄情绪或解决问题。

面对家暴问题,理性的处理方式应是抑制或制裁强者以保护弱者。第三者介入家暴问题,其主要目标首先就是要消弭暴力,而非以暴制暴,延续以武力对抗武力,以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路径。

面对冲突中的强者俄罗斯,西方固然祭出不少效果有限的制裁措施,但坚决不派兵入乌,反对直接以西方本身的武力去抑制俄罗斯;倒是提供乌克兰大量军火,让乌在战场上持续与俄罗斯作殊死缠斗。

反之,在以哈冲突中,德国大卖军火给以色列,美国更拨款全力武装以色列,却对弱者毫不眷顾。迦萨数万老弱妇孺死于以军的砲火下,虽已有美国大学生群起抗议,但美国政府迄今仍无制裁以色列的打算。这边援助乌克兰军火,那边提供以色列安全援助,二者都是实践以暴制暴的策略。只是其思考的理路并非建立在生命至上原则与和平原则之上,而是肯认并支持得以残害生命的暴力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此思考理路下,强弱不是重点,生命的价值也无关宏旨,真正重要的关键是「正义」。对美欧国家而言,不论是俄罗斯发兵侵略乌国领土,或是哈玛斯进入以色列发动恐攻并掳走人质,皆是不正义的行为;故可透过以暴制暴的方式制裁不正义。

国内虐童致死案件层出不穷,现行刑法第286条虽规定对未满18岁之人凌虐致死者,处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有不少人倡议应修法改为死刑。事实上,家暴中的虐童致死案因幼童客观上处于极端弱势地位而凸显强者凌虐弱者的行径令人发指。但是其他刑事案件中亦不乏加害人与被害人强弱悬殊且惨绝人寰的凶残案例。不过,主张废死的人强调:国家无权杀人,不得以暴制暴,即使面对穷凶恶极的人亦然。

如果国家不应该成为杀人机器,更不能成为一部战场上的人肉绞肉机,那就应该废死,并同时反战,接受并信奉人命至上的理念与和平原则,放弃以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然俄罗斯自1996年起停止死刑执行,早被国际组织视为是实质上废除死刑的国家;乌克兰则在2000年废除死刑。这两个早已放弃将死刑作为政策工具的国家却陷入战争泥淖,过去两年多来已因战火造成数十万人死伤,几百万人流离失所。西方国家高举人权旗帜,于全球各地倡议废死不余遗力;但却一方面提供乌克兰大量军火,另一方面又无法阻止以色列的强势作为。我国一方面在宪法法庭高谈废死理念,另一方面却又加紧采购军备,积极备战。

从世界一家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视野来看,战争就是地球这个大家庭内的家暴行为。如果废死与反战不能一起倡议,同步落实,必然造成逻辑矛盾与精神分裂。(作者为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