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孩童拍戰火苦難成網紅 恐成政治影響力工具

近来,越来越多加萨孩童的影片在网路上发酵。他们透过西方网红拍摄手法展示巴勒斯坦现况,有人传达政治讯息,有些进行募资。专家指出,孩童影片恐正成为影响力工具,作为具政治宣传目的的「高科技武器」。

在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组织哈玛斯(Hamas)与以色列冲突激化之际,加萨走廊孩童或青少年介绍食谱、难民营一日生活、人道物资开箱等影片近一年来在各社群媒体平台上大受网友关注。

孩童因轰炸而无法上学,手机和网路成了他们战时的陪伴。这些巴勒斯坦青少年开始透过西方网红的规范,向外界展示「加萨生活方式」,如贫困的生活、警报声、天空中的以色列无人机、轰炸下的断垣残瓦等。

这些影片的专业程度毫不逊色,摄影场景、远近都经过深思熟虑,剪接显然也下了功夫,还搭配英文字幕,好让更多网友理解。

法国费加洛报(Figaro)在近日的调查报导中指出,其中10岁小女孩Renad的影片大受欢迎,已成为商标。从3月开始,这位带着可爱笑容和水汪汪大眼的棕发女孩在影片中利用加萨走廊找得到的食材介绍各种当地与西方食谱。

仅7个月内已有超过87万人订阅,影片观看数已超过数百万,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媒体都曾转发过影片,称「烹饪在战争期间带给她希望和安慰」。

另一位名为Nana的青少女则在Instagram上获得逾15万追踪。她属于「生活风格」影片,纪录在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日常。她在一支影片中展示了生活如何受到战争影响,包括用水桶装水在帐篷间冲澡、跟着母亲抢配给面粉,及拉法(Rafah)关卡关闭后空荡的杂货店。

这两位女孩也会拍摄人道物资补给「开箱」影片,骄傲并开心地向镜头展示箱中的面粉、油、盐、糖等。

法国军事学校战略研究所(IRSEM)「欧洲、跨大西洋区域和俄罗斯」部门负责人奎萨(Maud Quessard)向费加洛报分析,这些孩童使用了社交媒体上影音的规范模式,「拍摄和吸引网友注意力的手法都很类似」。

着有「数位时代资讯战」(Les guerres de l’information à l’ère numérique,暂译)一书的奎萨表示,一年前,加萨年轻人就开始用影片纪录战争。

但这也非加萨独有,「乌克兰也是,多位18到25岁网红在废墟中拍摄的影片也在TikTok上爆红。毒枭阴影下的南美青少年也有相同趋势」,不过巴勒斯坦网红的年龄更小。

奎萨指出,这都是为了呈现因冲突而「被牺牲的青春」。拍摄影片除了让孩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并与外界联系外,也开始转变为「高科技武器」。

这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以前他们用石头战斗,现在用智慧型手机」。奎萨指涉的是1987年起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First Intifada),青少年向以军投掷石块、自制燃烧瓶的抗争。

显然,巴勒斯坦孩童不是单独经营社群媒体,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年长手足协助,Renad的帐号就是由姊姊Norhan包办。Norhan表示,是为了排解妹妹战争以来的负面情绪才开始拍摄并上传影片。

费加洛报指出,现象背后,也有将孩童影像作为工具的质疑声浪。地缘政治顾问、国家安全期刊主编修冯西(François Chauvancy)表示,看到孩童受苦会激起最多情绪,他们传达的讯息可能比前线战士都更强烈。

10多岁巴勒斯坦男孩Aboud的影片便是一例。他的Instagram帐号有100多万追踪者,常拍摄废墟、带血绷带,以及人们无助哭泣的画面,搭配令人心碎的话语:「我们承受不住了,没力气忍受这些,我们累了。拜托,让战争停止吧。加萨人民正在死亡。世界欺骗了我们,这里并未停火」。下方获得数万则留言打气。

修冯西说,孩童可能成为「影响力战略」的一部分。小Aboud在许多影片中的言论非常具政治性,如对着镜头说:「最了解安全与和平的,是那些生活在战争中的人,而非那些透过电视手机观看战事的人。」

修冯西认为,一般10岁孩童很难对眼下发生的事做如此深层分析;换言之,他的发言是由成人所准备的。修冯西分析,这恐怕是「为政治宣传目的将青春工具化」。

尤其当孩童的影片开始与募资平台合作时,质疑声音就越多。Renad透过募资已筹得20万欧元,Aboud则超过12万欧元。奎萨表示,「孩子能带来市场价值,但这也不表示他们的苦难与需求是假的」。

还有孩童与有政治目的的协会成为伙伴,如Renad就成为国际人道关切(HCI)亲善大使。这个协会救助全球穆斯林社团,但也数度身陷丑闻,包括曾被质疑资助恐怖主义。Renad也与服饰品牌合作,贩售印有Renad画像或涂鸦的衣服,为巴勒斯坦人民筹资。

奎萨向费加洛报分析,几个月内Renad和家人就摸熟了社群媒体上网红的经济模式。在拍摄单纯影片爆红后,开始与跨平台合作,将流量导至募资、非政府组织与服饰品牌的网站上。

修冯西深信,如果他们成功定期更新,让订阅者保持忠诚,则战争下的青少年「工具化」将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