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趋严,去年注销私募超2500家,公募转型渐成券商“必争之地”
财联社1月5日讯(编辑 刘晨)私募基金在降杠杆、去通道、消除多层嵌套、规范资金池、穿透监管等要求的坚决执行下规模逐步压降,而公募基金繁荣滋长,2023年存续环比增加1.7万亿。券商资管公、私募业务齐头并进已成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新增私募基金备案数据新鲜出炉,根据光大证券的数据统计2023年12月备案的顾问管理型产品总共44只,较上月51只,环比下降幅度13.72%。私募管理人自主发行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共738只,较上月968只,环比下降幅度23.76%,较去年12月份2530只,同比下降幅度70.83%。
实际上,备案规模下降是今年私募基金的常态。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备案私募基金为2865只,全年基本逐月走低,行至10月已经降至790只。12月备案数据为1394只。
去年12月初,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对2014年的原《私募办法》进行细化、修订和完善,基本将私募基金纳入一碗水端平的证监会监管体系之下。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12月28日,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一共有2502家。主动注销的有584家,依公告注销有48家,协会注销1870家。
兴证资管总裁徐翔在接受财联社访问时表示,在降杠杆、去通道、消除多层嵌套、规范资金池、穿透监管等要求的坚决执行下,过往不符合新规要求的私募业务规模逐步压降,行业整体回归投资管理本源。
如果2023年是私募基金 “缩水减重“的一年,那么对公募基金的形容可以说是繁荣滋长。根据Wind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公募基金存续规模为27.545亿,相较2022年增加1.7954万亿,超越成为规模最大的基金品种。
徐翔指出,券商资管在私募业务方面兼具机构特性和灵活度。而另一方面,拿下公募基金牌照也是众多券商资管业务的战略重点之一。券商资管公、私募业务齐头并进已成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根据界面新闻《2023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共有14家券商及券商资管取得了公募资格。该报告指出,券商资管可以得到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利用母公司品牌效应与其他条线资源,同时加强与财富管理部门的代销协同,精准适配各类投资人需求。但受限于后发劣势,在社保年金和ETF领域,券商资管公募还存在销售渠道不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