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名人堂/醫界應讓民眾相信 提高健保費值得投資

欣闻民进党主席、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启动党务革新三大任务,筹划在五二○上任前,完成国家希望工程议题论坛,其中以「健康台湾」及「投资未来世代」最为迫切,要透过论坛为新政府的重点执政方针做好准备,来回应社会。

准总统主张通过原则性「健康宪章」设计不同年龄、性别、族群的健康照护政策,投资癌症新药基金、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确保医疗品质,全方位推动「健康促进」政策。个人非常认同上述针对台湾当前医疗问题所提出的改革方向。

相较欧美日 台湾健保投资不足

近年来,台湾医界及公卫学者讨论最多的是,台湾医疗保健的投资相较美国健保支出占GDP的18%,欧洲多数国家约12%,而邻近的日本及韩国约10%,台湾的健保投资则只有6.4%,显然相对不足。

根据过去经验,要人民缴更多健保费,并不容易。因此,要提升健保费率,须要政府的魄力及说服力去取得人民的认同。固然,钱不够,医护血汗,甚至出走,就不容易把照护的工作做得完善,全民就不会健康。可是,花了钱也不能保证人民就会更健康。要提升国人的健康余命及癌症存活率等健康指数,则须要健保支付制度的重新规画。

台湾健保支付制度,最严重的谬误是「论量不论质」,譬如,慢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最重要的是,健康的饮食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而不是抽血、检查及吃药。

可是,台湾的健保支付制度,却完全忽视医护专业的重要性以及医师脑力、心力与时间的投入,只有检验、检查、用药及手术等有形的医疗处置才付费,而且,不论有没有必要,做好或做不好,都照样埋单。

结果,很少医师愿意做白工,花时间在病医沟通,费心去了解病人饮食生活习惯的偏差,耐心卫教,也无法帮助病人改变他们的生活,病情就不容易好转。

国人频看病 医疗结果没比较好

所以,尽管健保提供台湾人民便宜又方便的就医机会,台湾人民平均一年看15次病。欧美国家人民看病没有台湾容易,平均一年看三到五次门诊,医疗结果却没有比台湾差。台湾健保实施已近卅年,台湾人民的不健康余年愈来愈长,洗肾人口也没有减少,仍然号称「洗肾王国」。美国癌症死亡率自1991年逐年下降,台湾仍旧增加中。很值得台湾政府、医界及人民省思。

因此,我建议赖总统赖医师此次「健康台湾」推动,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如何「确保医疗品质」,确保医疗品质不应是空泛口号,要有具体、科学的方法,更要有执行结果的评量。当医界要求人民投资健保的同时,相对的医界也要向人民承诺,医界会以可测量的方法确保医疗品质,用数字让人民看到国人健康提升。唯有如此,才可能让人民相信,提高健保费率是一项值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