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丰:宅改“金钥匙” 开启“幸福宅” ——农村宅基地改革“永丰经验”探析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尹海平 朱龙华

“宅改工作其实很复杂,但永丰县就是很快,弯道超车,县委县政府对宅改非常重视”,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村宅基地改革第一评估指导组组长吕萍对永丰合力推进宅改的评价。

试点三年来,永丰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试点先行、逐步铺开、全域实施”的实施路径,立足管、聚焦用、赋权能、促流转,稳慎推进,既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又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63个宅改示范村、426个宅改标准村、483个提升村、972个宅改基础村,全力推进宅改助力乡村振兴。

高位推动形合力。建立起县委、县政府集中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乡村组积极实施的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直通式”预警、“跟踪式”督导工作制度,县级主要领导高频调度、统筹推进,分管县领导一线督导,其他县级领导包联乡镇,部门和乡镇成立专班,狠抓落实,全县上下迅速形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精准发力的态势。永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全县120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宅改工作,践行“五带头”作用,举办改革政策培训138期,面对面培训乡村干部、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解难事,充分刷新政策法规在群众心中的“存在感”,引导群众“一旁看”转向“一起干”。全县累计培训“明白人”“政策通”10000余人,腾退收回宅基地297.5万平方米,打开了农村发展用地空间。营造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宅改浓厚氛围,“宅基地不是祖业、是集体资产”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制度有方“接地气”。围绕宅基地资格权、所有权、使用权、审批监管等“退、建、管”方面,建立39项制度机制成果。其中《永丰县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收取、分配、管理和监督指导意见》《永丰县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户”认定实施办法》已收录农业农村部宅改政策汇编。坚持权益保障,完善以“人”确认资格权、按“户”共享使用权的“人户合一”管理机制,认定宅基地资格权11.2万户38.8万人;坚持户能安居,积极探索农民住房保基本型、保改善型、保乡愁型、保兜底型“四种模式”,推行4800余户农民建房“规范建、标准建、内涵建、安全建”;坚持乡村善治,借力群众智慧,通过拆除复垦一批、无偿收回一批、有偿退出一批、有偿使用一批、规划调剂一批、综合利用一批等“六个一批”模式,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0000余宗,为改革解决后顾之忧。共商共融解民意、共建共治暖民心、共富共享惠民生“宅改成效”日益彰显。

探索有序活资源。重点盘活闲置资源,拓展外围业态。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推广“集体+公司+社会资本+农户”模式,探索出集体托管、自主经营、合作开发、组团盘活等路径,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大力发展小种植、小电商、小农庄、小民宿、小作坊“五小产业”,全力打造集文化体验、户外游憩、乡野休闲、康体养生、乡村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型、多业态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了11个省级乡村旅游点,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就近出游,提升了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价值。试点以来,全县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3239宗33.5万平方米,促进村集体增收达37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41%,带动全县5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以点带面撬动乡村高质量振兴。

治理有效惠群众。以宅改为抓手,突出“宅改+人居环境”,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村庄清洁行动月考核评比机制,激励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扎实开展。结合农户腾退的零星空闲宅基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深化闲置农房“拆、改、建”,实施复垦、复绿、复美“三恢复”行动,建设“四小园”4900余个,美丽庭院3426个,提标改造农村户厕20000余座,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让“清净整洁、精细秀美”彰显在乡村各个角落。在谈及“宅改”后的村组面貌时,佐龙乡富裕村范家组村民喜滋滋地总结了一句话,“推开窗就能闻到花香,出大门就能采摘新鲜果蔬,到村口就能上岗就业”。宅改以来,全县1944个村组呈现出干净整洁的水泥街道、砖化巷道,绿荫环村的风景树木,灯火通明的路灯彩灯,丰富多彩的文化广场,实现美化、亮化、绿化、净化,乡村生态、环境、风貌显著改善。

“宅改是把金钥匙,永丰以宅改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实现共富共享,改出了好风气、好丰景”,这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农村宅基地改革第八评估指导组组长胡银根对永丰宅改成效的赞许。

审签:郑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