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日记今发表 功过未盖棺论定
国史馆今日将举行首批出版的《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国史馆提供/崔慈悌台北传真)
历经10年跨海争讼,今年9月由美国运抵回台,国史馆今(31)日将举行首批出版的《蒋中正日记(1948-1954)》新书发表会,馆长陈仪深认为,二二八事件,蒋应负最大的责任,但八二三砲战,蒋预判准确且有所准备。而各界对蒋中正功过得失,存在相当对立与矛盾的诠释,离所谓「盖棺论定」,可能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出版《蒋中正日记》的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吕芳上指出,蒋中正应该是同一时代世界重量级人物中,唯一真正留有55年个人日记的领导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蒋中正使用的「日记本」有固定格式,以毛笔书写,除每日记事外,还会检讨上周、上月的施政或个人行事,并思考未来预定的工作,年终也会对全年的治安、外交、党务、军事等工作进行分项检讨。
1925年6月沙基惨案后,蒋痛恨英帝国主义者惨杀无辜中国军民,日记称英国为「阴番」以泄愤,并每日立下格言、标语誓灭「英夷」,时间长达1年又2个半月。
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有感于国难深重,自身责任重大,蒋在5月10日记道:「以后每日看书十页,每日六时起床,纪念国耻。」此后,每天日记前必记「雪耻」一项,以志不忘国耻。1949年来到台湾,日记中雪耻一栏仍不间断,因为「新耻」未止。
吕芳上说,从蒋的日记可看出作为一个从「平凡人」到「领导者」的心路历程,无需刻意神圣化,也不必妖魔化。许多人都知道蒋是用度非常节俭的人,他补破衣、不挑食,一口假牙,吃东西十分简单,生活也很是平淡。
蒋也自承脾气暴躁,日记中常为自己的错误「记大过」,也常忏悔,虽然一直想克制自己,但个性不易改变。1960年11月,蒋对第九十九师师长邓亲民所制小册内容不当,大动肝火,声嘶力竭叱责,以致喉裂声哑,半年之久,元气才告恢复。
吕芳上指出,日记中显示蒋知道自己学养不足,常师法先贤、勤读宋明理学。1930年代当了领袖,还礼邀学者「讲课」,甚至不断向「敌人」学习,有他坚持与成功的一面。但长时期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和他的政敌一直视他为「失败者」,多从负面来理解。
陈仪深则表示,蒋中正在台湾,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可说是毁誉参半,但相信借由日记的出版,必定有助于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在感情上常常天人交战、在理性上屡屡自我挑战、在政治上功过参半的政治人物,也就是更真实的蒋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