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评|把行业“痛点”变成产业升级“突破点”
为解决园区企业反映的“快递贵”,扬州食品产业园最近集中企业的快递需求向一家物流公司寻求“团购”,结果不但企业物流成本成功压缩10%,接到这笔“大单”的物流公司还在园区投资了新项目。解决一个难题,促成各方得益,来源于精准把握、解决行业“痛点”,并将之转化为促成产业升级的要素资源。在各地都在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当下,这样的地方实践案例给人启迪。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决定》中明确:“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健全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善于从行业“痛点”中找到强链补链延链的“突破点”,正是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所需的实践思路。
行业“痛点”犹如道路上的绊脚石。它或许是技术瓶颈的限制,由于研发难度大、成本高,让企业望而却步,令行业发展停滞;或许是缺少某种重要的外部资源要素,使得业内企业一盘散沙,无法拢指成拳打破行业“天花板”;或许是行业内缺乏创新和竞争机制,企业固步自封,不愿进行创新和改革;或许是行业利益格局固化,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愿意推动变革,导致产业升级被阻。
可以说,每个行业都不乏“痛点”,而从资源要素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痛点”,会发现“痛点”其实直接反映了产业升级最缺乏的资源要素。所以,“痛点”本身往往就蕴藏着创新空间和市场空间,治愈一个“痛点”,就会拓宽一条“赛道”,助力行业完成一次“升华”。
江苏省昆山综合保税区咖啡生豆仓储分拨中心项目的诞生,也是一个从解决“痛点”入手实现产业跃升的成功案例。随着咖啡产业的发展,生豆存储需求不断增加,但昆山综合保税区土地开发强度高,建设用地需求近50亩的生豆存储仓库面临土地资源紧张、无法供地之“痛”。然而,园区通过“结余土地分割转让+国资回购+合并宗地”的创新模式,将两处未充分利用土地最终整合形成可更新用地,建设了国内首个专业化与标准化恒温恒湿库用于咖啡生豆仓储物流,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存储问题,还让园区实现了从单一电子信息产业向咖啡全产业链的转型,吸引了众多咖啡头部企业入驻。
确实,行业“痛点”的存在并非一朝一夕,治愈这些“痛点”并不简单,但总结成功案例不难发现,敏锐洞察和创新解决是破解“痛点”绕不开的“先后手”。
敏锐洞察要求企业、行业组织、主管部门要能时刻把握行业脉动。应开展广泛的行业调研,经常深入企业、市场和消费者群体中,掌握、分析行业动态,找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点。当下正处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尤其要重视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从企业诉求中找到“同类项”,从而找准问题的“靶心”。
创新解决则意味着不光是企业、行业组织要形成依靠创新解决难题的意识,关键时期也需要管理服务部门从宏观层面降门槛、清路障、强监管,尤其是要能善于引进行业外的资源要素,为行业提供增量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创新环境,助力他们攻克“痛点”问题,迎来新的发展“天地”。
寻找、解决“痛点”的过程,就是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延链的过程,也是产业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强化的过程。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导向,发挥企业、行业、管理服务部门等多方创新能力,将助力产业不断跃升、成就产业迈向优质。
(张晨)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