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碳汇量5561吨 四川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蓉达成
记者30日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四川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已在彭州市完成,标志着水土保持成功融入“碳惠天府”机制,为全省水土保持碳汇价值实现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碳汇是指在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后产生碳汇的过程或能力。而“碳惠天府”机制是以“碳惠天府”为品牌,“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
据了解,此次交易出让方为彭州市水利工程和水资源服务中心,受让方为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交易平台为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交易标的为彭州市龙槽沟、观音庙沟等4个水土保持项目自竣工验收以来累计产生的碳汇量5561吨,交易总金额19.46万元,平均每吨35元。交易资金按照“谁拥有、谁受益”原则进行收益分配,涉及集体资产的收益用于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和村民创收共富,并反哺所在区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或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涉及个人资产全额兑现支付给个人。
此次交易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是位于彭州市的龙槽沟、甘溪沟、严家河、观音庙沟等小流域。自2017年以来,彭州市在以上小流域内相继实施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因地制宜采取了工程、林草和封禁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5平方公里,实现治理区域的年保土效益12.05万吨,年保水效益149.34万立方米,林草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大为降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经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采用《成都市天府绿道碳减排项目方法学》核算,龙槽沟、观音庙沟等4个水土保持项目2019年以来累计碳汇量达到5561吨,具有较强的固碳、增汇、减排效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都采取多部门协同共治的方式,持续推进龙门山前山、龙泉山以及东部深丘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以来,成都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64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3条,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80%以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