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国际 讨论三大数位应用情境
在行政院科会办指导下,资策会科法所所举办之「后疫情时代之数位发展与转型-2020科技法制前瞻论坛」,以「数位发展与转型」作为主轴,透过「资通供应链安全及溯源管理法制」、「公共运输自驾巴士上路法制」及「智慧机器人应用法制」等三场次,发表与讨论数位发展基础环境与不同数位应用情境之重要法制议题,为我国接轨国际,完善法制,掌握产业商机预作准备。
布拉格提案将5G的资安要求扩张到供应链层级,广获欧盟﹑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员国大力支持,美国国防部推出CMMC认证,适用于所有参与国防产业之供应链,台湾在全球科技产业供应链占有重要地位,亦间接受到影响,有鉴于国际对于供应商管理浪潮之来临,更须针对「资通供应链安全及溯源管理法制」提早因应。资策会科法所专案经理郑嘉逸表示,对于5G供应链的安全进行规范已是国际潮流,美国近年有关5G等资通供应链的安全政策相继出炉。例如国土安全部「美国采用5G引发的风险概况报告」,商务部「确保国家资通讯技术与服务供应链安全法规」及联邦通讯传播委员会之相关规范;此外,国防部借由网路安全成熟度模型认证(CMMC)之发布,透过第三方认证机制,借以验证民间承包商是否拥有适当的网路安全控制措施,若不符合要求,就会被取消参与政府标案的资格。
对于一般性资通产品,与会专家亦认为可透过将原料清单与资讯充分揭露或订定相关自律标准,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能确保我国产业符合国际采购规范。
全台第一台载客自驾巴士于6月在台北市信义路进行夜间道路测试,将国内自动驾驶应用发展驶往新的里程碑,不过距离未来正式上路,似仍缺「公共运输自驾巴士上路法制」等相关法规配套之最后一哩路。资策会科法所法律研究员刘彦伯从现行无人载具沙盒案例应用模式中,归纳出自驾巴士应用之类型及其上路须应对之问题,并尝试从大众捷运法,公路法等二法源体系思维,分析不同遵循法源之优点与疑虑。刘彦伯表示,以专用道型(类似捷运)之自驾巴士而言,若纳入大众捷运法体系中,主要优点为人员培训及车辆管制似可较弹性,但可能与使用专用动力、密集班次等大众捷运系统定义相冲突。
反观公路法体系,由于可兼容现行不同巴士运输业者,也可因应不同情境提供合适的路权或管理,似较能含括多元应用情境,不过以现行制度规范面而言,车辆要求及人员监管制度似仍有调适空间,建议未来可视自驾巴士实际应用适度调适相关规定。此外,与会专家亦多认为如要因应自驾巴士上路,考量巴士本身仍为汽车,且不一定各地区都有适合的环境发展专用道型自驾巴士,故建议仍由公路法体系着手调适。
在新冠疫情催化下,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接触的频率,以自动化及无人化之方式,调整生产流程与商业模式渐成主流,预估机器人未来将被更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此外,人工智慧的高度发展,亦将改变「智慧机器人的应用法制」。
资策会科法所法律研究员吴佳琳于分析欧盟的机器人法制时表示,欧盟既有机器人规范主要以产品安全及商品检验为主,不过,随着人工智慧的发展,智慧机器人之议题逐渐浮上台面,使机器人之责任与伦理规范被热烈讨论,在未来,机器人之「隐私及数据规范」与「责任分配」两大法律议题将会成为讨论重点。又对照国内法规现况,我国关于机器人之法制规范,主要着重于工业用机器人,内容多依循ISO10218之国际标准,大致符合国际规范趋势;在服务型机器人方面,则因应用范围广泛,可依循之规范及国际标准较为缺乏。
最后,针对智慧机器人之法制发展上,则建议可从机器人最相关的法律领域开始进行评估,必要时修订相关法律,例如:民事责任和问责、刑事责任、资料保护等;或可针对医疗及交通等较为蓬勃发展的特定领域进行法规调适与政策因应。
论坛终场邀请各界专家进行「产业数位发展与转型之法制整备思考」专题讨论,以较宏观的视野鸟瞰产业数位发展与转型间之关键与连结,为前面三场次议题尚未及关注者做补充及提点。
资策会科法所所长王伟霖说,COVID-19催化数位转型,不过如何延续这股动能,有赖政府政策之配合,资策会科法所作为政府智库,希望协助政府从法制的观点,在监管及松绑间取得平衡,未来或可采不特定技术领域模式建立创新试验机制,让整体产业都能获得转型的好处。(行政院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理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