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民众党抛单一召委制想改革? 盘算的是这个「小心机 」
韩国瑜(左)、游锡堃(右)蓝绿阵营争立院龙头,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中)的意向成为关键。(合成图/示意图/资料照)
新一届国会即将开议,就任后第一战就是立法院正副院长改选;掌握「关键少数」的民众党,在提出4项国会改革诉求后,再加码「委员会单一召委制」,要求蓝绿两大党都应正视并明确表态。其实,抛出单一召委制,根本谈不上国会改革,只不过是新国会三党不过半的政治角力战,只有短视的政治权谋不见永续的改革理念。
民众党准立委黄国昌主张,透过修正《立法院各委员会组织法》,将现行的委员会双召委制,改为单一召委制,如此才能重塑「委员会中心主义」。可以说,「委员会中心主义」一直是国会改革的重点,希望在法案审查的过程中,委员会拥有充分与完整的搁置权与修正权,且委员会初审的结果到院会完成二、三读,都能受到高度尊重,
依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规定,只要各委员会议决不须党团协商的议案,得经院会同意,不须讨论,直接依审查意见处理。至于争议性较大的法案,因为立委跑摊很忙,现在委员会基本上就是开半天会,所以委员会动辄保留条文,把委员会权力「上缴」党团协商,这才是「自我矮化」的关键,强化「委员会中心主义」的重点不该画错,建立调查权与听证制度之外,更应规定,保留条文达一定比例的议案,也应退回重付委员会审查。
立法院随着席次减半,委员会员额也改成13-15席,召委由3席改为双召委,之后也一直有改成单一召委的呼声,但都是多数党支持、少数党反对,如同正副院长投票是否亮票,过去多是国民党持反对立场,现在则列为国会改革的重点,朝野浮动式改革,会随时空环境转变,但「政党利益中心主义」不变。
双召委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执政党跟在野党都能得到一席,不致于一党垄断、赢者全拿,如此排审议案能够更加多元,兼顾各方利益,实务上对在野党来说是相对有利的。以第11届立法院生态,如果改成单一召委,在野的蓝白只要合就可完全掌握8个委员会的法案,但如果回到第7、8、9、10届的国会,却分别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完全执政,等于过去的经验乎是总统与国会多数党是同一政党,如果是单一召委制,那执政党更可为所欲为,在野党就直接打包了。
民众党用手中8票「换」单一召委制其实无关改革,只是延续小党关键力量的政治操作罢了,旨在避免在立院龙头改选后,变沦为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口中的8张「废票」。以现行的制度,蓝绿各拥半壁江山,各委员会一党一席,民众党毫无置喙的余地,只在一旁玩沙了;但如改成单一召委制,又可延续立院龙头之争,再玩一桃杀双士,蓝绿要争召委都要看白营的脸色,甚至还可以分个委员会,争到一亩田来耕耘,让自己的价值极大化,避免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