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风吹进数位 迈向绿色运算
工研院与日本电信商携手多家全球知名IT企业开发沉浸式冷却边缘资料中心,以非导电的液体为伺服器散热,节能减碳效益可达43%,为台湾ICT软硬体产业建置下世代的节能解决方案。图/工研院提供
「打造净零时代竞争力」论坛特展
数位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电信业商机涌现,迎来5G、资料中心等基础设施快速扩张。资料中心产生的废热,不仅对伺服机主机运作造成负担,同时也是电信业在基地台以外相对耗能的建设。为了协助业者携手产业发展净零碳排,工研院也将在4月15日「打造净零时代竞争力」论坛暨技术特展,分享各种产业朝向低碳升级转型的关键密码。
资料中心的发展进程由传统机房演变至今,在基础架构与设备部署已有大幅转变。从1970年的主机、1990年的终端/伺服器、2011年的公有/私云,到近年5G、AIoT物联网时代,小型分散式边缘资料中心崛起,逐渐迈向边缘化,也就是更靠近应用使用端。根据Technavio分析,2020年至2024年超大型资料中心市场规模的年复合成长率为21%,显示资料中心将呈现快速增长,然在净零碳排趋势下,资料中心也将迎来新的减碳挑战及低碳商机。
在全球零碳排风潮下,现行资料中心产业大多分别从能源效率、洁净能源、节约用水、循环经济、循环能源系统等方面着手降低碳排。部分业者已将资料中心的废热循环再利用,如法国电信商Orange将废热应用在住房供暖,又或是巴黎新创公司Stimergy把泳池变成温水游泳池等;甚至近年的Google、阿里巴巴也分别使用机器学习降低资料中心伺服器耗能,亦或是改变资料中心伺服器散热的方式。
过去业者在资料中心的降热,大多采用空调或水冷却技术降温,但相关方案仍产生一定的碳排量。为解决这个痛点,市场陆续出现油冷式解决方案,工研院也在日本电信商KDDI的需求下,携手台湾厂商打造「沉浸式冷却边缘资料中心」解决方案,解决高密度、高效能伺服器的散热难题。
伺服器靠液体散热 全新武器
此方案是将伺服器浸泡于冷却率高的非导电液体,由于液体的散热效果优于传统的空气冷却,再加上液体透过循环冷却方式,让液体降温回流再继续吸收热能,提升能源效率,搭配特殊冷热通道设计,有效解决高密度、高效能伺服器的散热难题,并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部署弹性。工研院更与台湾云端协会会员合作,建置系统之电力使用效率PUE值(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达到平均1.17,优于传统机房的1.6,单一机柜之耗电量减少43%、使用空间少60%,今年也将进入商用场域服务验证。
此方案有五大特色,其一,伺服器高密度配置,相对传统空气冷却需预留空间让空气对流,此技术即可节省空间,提高伺服器排列密度,提升资料中心单位空间运算力;其二,辅助自然冷却,结合通风窗、排风扇和特殊空间通道设计,有效导入外气,排出热能,强化自然环境冷却效果,取代传统气冷,达到节能目的。第三,高维修便利性,采用单相冷却技术(Single-phase Coolant),相对一般双相沉浸式冷却,单向冷却系统不必完全密封,维修时冷却资源不易损耗;第四,快速部署,以「货柜型」模组化,三个月内可快速布署或扩建;最后,监控软体系统,即是透过人性化界面管理,不只确保IT设备能在正常温度下操作,还能细部调整机房内每个可以控制的单元,以最低程度调动辅助冷却设备控制方式达到理想的温度,达到更好的能源使用效率,并可事先预测未来可能的温度走势,在第一时间就做出反应,让IT人员可远端即时掌握资料中心设备健康程度。
面对全球减碳趋势,连科技巨擘微软、谷歌、亚马逊皆投入减碳,更列为供应商选择标准。台湾ICT产业实力坚强,据经济部统计,我国电脑及周边装置出口金额自2016年起连五年双位数成长,其中伺服器也在2019年遽增两倍,至2020年出口占比更提升至45%跃居第一,若产业积极低碳转型,将可更有效掌握全球低碳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