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中国-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经营集约化、第二、三产业发展、生产力提高;是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制度变迁及磨合的过程,涵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由于过去大陆实施特殊的城乡二元制度,阻止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才有现今日城镇化的议题。近年来大陆城镇化虽发展快速,已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长期以来户籍的限制、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差异,栖身在城市中2亿多的农民工,在统计上被计入城镇人口,却不能拥有附着在户籍卡上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市人口的权利,成为城市的「边缘人」。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户籍关系转移,而是要体现在产业发展、生活就业、基础建设、社会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其特点有二:第一,中小城镇化是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第二,城镇化为产业化服务,要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问题。
2014年3月发布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画(2014-2020年)》,背后的逻辑是人口、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在地理空间流动、配置、组合的动态过程,要打破要素流动的制度藩篱,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推动大陆现代化。在2020年以前要实现的指标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过去大陆政府限制人口向城市集聚,以行政手段限制城市成长,造成城乡二元体制,这些制度成为现在推动城镇化的桎梏,例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政策等。因此,城镇化需要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若政府城镇化发展政策出现失误时,将导致城镇化难以永续发展下去。
(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