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套菜金菜土 政策应多管齐下
高丽菜价格因生产过剩崩跌,菜金变菜土,农民不敷成本,叫苦连天。(季志翔摄)
去年底高丽菜减产价飙,不过才时隔2个月菜价丕变,价格因生产过剩崩跌,菜金变菜土,农民不敷成本,叫苦连天。台湾蔬果产销失衡早不是新闻,却屡屡上演价格大起大落戏码,结果真正赚到甜头却是少数人,农产行销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产官学界讲了好几年,产销失衡依旧没解套。
据菜农说法,去年秋季因虫害严重,长得丑的菜卖不出去,部分菜田直接耕除,产量减少促使价格攀升,加上11月适值冬季里作期,许多农民抢种高丽菜,尽管农粮署已预警高丽菜恐过量生产,采道德劝说提醒,但农民不是已经种下去,就是见菜价大涨加码进场,政府无约束力的提醒、呼吁,沦为仅供参考的无效指令。
菜价看涨,不只农民想赌一把,进口商也借机赚一笔,进口蔬菜美其名是平抑物价,事实上是菜价太高让量贩业、食品加工业者有压力,菜农梁灿鸿批评进口高丽菜打坏市场行情,更透露有某连锁业者基于成本考量,光冬季就进口100柜高丽菜,盈利当前,支持国货只是口号。
有需求就有市场是市场法则,农粮署解释蔬菜进口是正常机制,但台湾市场规模毕竟小,尤其农民差不多时间种植,产期、产量全撞在一起,产销失衡风险早已存在,如果又碰上进口冲击,价格巨幅波动早能预见,辛苦种植的高丽菜开放任人免费采,农民只能心淌血。
云林县农业处长吴芳铭说,解决农产产销失衡要多管齐下,包括刺激消费力道,增加出口量,控管加工、进口量,甚至在可预见过度生产时就应启动耕除等机制,类似理论亦有不少农业学者提出,但国内蔬果产销失衡却一再发生,甚至渐趋频繁,农业政策失能,已是不争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