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轻装上阵:成功削债170亿,积极探索行业新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欣禾
持续的努力,让金地顺利度过艰难时刻。
日前,金地集团(600383.SH)披露2024年中期业绩。通过经营层面的持续努力,金地如期兑付全部到期债务,卸下包袱,重新出发。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在市场调整与政策调控相互作用下,展现出稳中有变的发展趋势。金地坚持以现金流为核心的经营策略,持续加强现金流精细化管理,顺利偿付上半年所有公开市场到期债务,经营表现稳健,充满韧性。
报告期内,金地实现营业收入211.29亿元,同比下降42.67%。市场下行,金地也难免受到波及,盈利能力承压,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1亿元,同比下降319.43%。
经营端在市场迷雾笼罩下仍然充满挑战,但值得肯定的是,今年上半年,金地积极筹措资金,全部如约完成债务兑付,成功削债超过170亿元。
市场下行转折期,金地轻装上阵。
兑付压力高峰已过
今年是金地的偿债高峰期。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金地共有9笔境内债、1笔境外债、3笔ABS(证券化融资工具)到期,涉及到期规模约180亿元。
面对偿债高峰,金地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强调销售及时回款,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
今年上半年,金地处置了西安西沣路旧改项目DK2-1一级土地整理地块,退出绍兴都会云上项目股权等,将北京金地中心与金地物业股权抵、质押给招行与交行,持续推动多个项目的投后管理工作,多渠道筹资维持现金流平衡。
持续努力下,金地如期兑付年内全部到期债务。
最新偿付的是一笔美元优先票据。8月9日,金地将于8月12日到期的4.8亿美元优先票据及1188万美元利息存入指定银行账户,以全额偿付到期票据本息。这笔美元债是金地存续债务中规模最大的一笔,兑付后已无存续美元中期票据。
这笔美元债兑付后,今年金地偿付的公开市场债务总额已超过170亿元,信用风险敞口逐步收窄,债务压力可控。
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金地今年仅剩两笔债券待偿,分别是“21金地MTN006”和“21金地MTN007”,存续金额合计30亿元,将于今年11月、12月到期。今年之后,金地的债券存量规模只剩27.61亿元,三笔2025年到期,三笔2026年到期。
中金研报指出,金地兑付压力高峰已过,近端债务兑付确定性持续提升。
整体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金地有息负债合计817.23亿元,其中,银行借款占比为88.91%,公开市场融资占比为11.09%,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为4.38%,长期负债占全部有息负债比重的52.57%,债务期限结构合理。
金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债务融资能力强,银行授信额度较为充裕。截至今年6月末,金地获得各银行金融机构授信总额2521亿元,已使用银行授信总额879亿元,尚剩余授信额度1642亿元。
“公司多年来坚守稳健的财务政策,杠杆水平持续保持合理低位,在面对行业下行的冲击时, 切实保障了自身的财务安全。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紧抓销售回款,常态化压力测试, 为公司发展留足安全边际。”金地表示,公司有息负债规模稳步下降,同时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公司平稳穿越行业周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耕一二线城市,探索行业新发展模式
积极偿债的同时,金地经营端表现可圈可点,为把握市场轮动机会做好了准备。
凭借良好的投资布局,尤其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南京、武汉、西安等高能级城市的深厚积累,金地表现出优秀的经营稳定性。
报告期内,金地累计实现签约面积240.3万平方米,签约金额361.1亿元。在整体市场筑底的大背景下,虽然销售业绩有所下滑,但金地仍稳居行业销售规模第一阵营。
产品力建设方面。由于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客户需求向好房子、好社区、好服务转变,金地基于对客户生活方式的前瞻性研究,已推出 “HOME+户型创新”“Flexible+可变户型”“五芯精装家”“Life智享家”“Micro Climate微气候智慧决策系统”“玩呗社区生活系统”“G-WISE引领标准”等研发成果,使更国际、更健康、更智慧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城市、社区、住宅的方方面面,高度契合客户的生活形态。
与此同时,金地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全年的新开工和竣工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全年新开工计划约95万平方米,竣工计划约1071万平方米。“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项目获取情况,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合理安排新开工计划, 并确保竣工和交付如期达成。”
对于行业未来,金地认为,房地产行业正面临整体规模增速放缓的发展态势,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仍有大量的改善需求和城镇化需求支撑行业发展。
基于这样的判断,金地继续坚持深耕一二线主流城市的投资策略,形成以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西部和东北核心城市为主的区域布局,助力公司把握城市轮动机会,平稳穿越行业周期。截至今年6月30日,金地总土地储备约3589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5%。
“有质量的增长将成为市场参与者谋求长期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也是企业平稳穿越行业周期的必要保障。”金地认为,开发企业应继续坚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紧跟客户需求,积极应对地产行业的变化,探索行业新发展模式,更好地顺应行业周期变化进行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