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音乐剧与戏曲的同气相求

◎彭维

北京虎坊桥边红廊碧瓦的湖广会馆,修缮重张后正连续一个月上演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本以为是悲剧,原来是以团圆破局。当迷雾终于消散,当英雄奋勇不误儿女情长,当音乐剧与戏曲在两百年的老戏楼紧密连接,当沉浸式氛围扑面而来……这两小时的体验,也许还真有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意味。

用时空的穿越完成精神的超越

山河崩颓,大厦将倾。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以百年前湖广会馆(春鸣班社)门口一具不翼而飞的尸体引出悬案,串起几个主要角色、几组人物关系;它将《林冲夜奔》作为戏中戏,从其中的英雄末路与失意苍凉取材取意,化为激昂慷慨与浪漫团圆。这样的时空错位与精神超越,是年轻创作者有意而为又出人意料的巧思。

黎明将至未至,暗夜将离未离,波诡云谲的时代漩涡里风急浪高,各色魑魅魍魉横行,偏偏又有那么一些人——王公贵胄也好,贩夫走卒也罢,男女老少不论,他们披着夜色,箭衣彩裤、缨盔大带,一身劲扮,只待龙泉宝剑出鞘……危亡关头个体的舍生取义,更是家国意识的集体觉醒。

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的创作团队里多是年轻人,有着蓬勃的艺术理想与野心。一部体量不大的音乐剧,台上饱含上士下民的满腔血性与孤勇,幕后则是年轻澎湃的家国理想与热望。仅凭这一点,完成穿越百年的遥相呼应便是珍贵的。

在湖广会馆演一出忠义千秋,不失为沉浸式演艺的有益尝试。一层层展开套娃式构思,这是难题,也是出彩点。创作者是熟悉北京的,也是熟谙戏曲的,文本“信手拈来”了水浒的《夜奔》,又关联了三国的关公戏。林冲与关羽是穿越时空的偶像符号,在老戏里,林冲的愤不得泄、怒不得吐让人共鸣;而一部当代的小体量音乐剧所塑造的漫漫长夜里的每一位“林冲”,又被赋予了另一层光芒。他们的精神成长打底于水浒之义与三国之忠,就像主角金笙的爱情(与玉君),友情(与毓滔、毛腿儿),与师父、师兄弟的亲情,其中发生的相逢与离别都是对“夜”的认识与清醒,都是给予“奔”的铺垫与伏线。

调控爱情的甜度提升忠义的浓度

《金风玉露》的戏曲元素与音乐剧形式向着深度融合努力着。梨园千秋唱忠孝,儿女血泪染征袍。情节的意外与反转营造了悬疑,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撞出了电光花火,百年戏台的穿越与相逢有关民族忠义宏旨。在戏里、曲里,在歌里、舞里,编创者精心调控了爱情的甜度,提升了忠义的浓度,在一群年轻人创造的舞台上,面对家国兴亡,擂响战鼓咚咚,在交叉跨界的切磋琢磨中呈现了大胆的交流互鉴与转化融合。

历史文献录载了曾经的皇族与当红名伶的惺惺相惜,主创团队有感于他们突破阶层的相互扶持和真挚情谊,化而为艺。李卓群、孙钰熙两位女性编导是艺术眼界开阔的梨园行里人,在《金风玉露》里,达成戏曲范儿的典正与音乐剧的现代性灵动自由的融会贯通。大武生的悲歌成为音乐剧的里子,剧中某些歌舞唱跳,在曲艺味儿里糅合了爵士、布鲁斯等风格的音乐,不同艺术形式不断融冶,形成了别致的风格。

在跨界的语境里制造复合的韵味

《金风玉露》将不同艺术背景的演员配成三组卡司,戏曲演员和音乐剧演员都被置于跨越的创作语境中,他们或长于戏曲,或长于音乐剧,都在歌舞唱跳中打破界限各扬所长,相得益彰。

笔者现场看到的是相对综合交叉的卡司版本。男主金笙由国戏昆曲巾生许嘉林扮演,风格偏少年俊秀,另两组的扮演者李晨源和王厚义也是相类的细长眼、高鼻梁,一个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一个来自北京曲剧团,风格或豪气或深情。

因为故事、角色设定的多重性,与戏曲班社的高度关联性,各组卡司能否以各自专业为底向着复合多维发展,就成了剧目能否带观众享受艺术沉浸的关键考核点。戏曲系于角儿,音乐剧同理。不用替身,苦修半年,是《金风玉露》的艺术追求与回答。

剧中金笙与毓滔“交手”的几场戏有偏戏曲的,也有偏音乐剧的,都是融合度和完成度很高的别致编排。金笙要救师父、救戏班、救玉君,毓滔要救家、救国、救百姓,两个独自奔走于茫茫夜色的人,满腹心意唯付剑穗,动静徐急间的相互靠近达成情感上的心心相印与同气相求。终局,面对女主玉君的“牺牲”,金笙与毓滔的误会与交心也将冲突推到最高潮,曾经的挚友揭开了悲恸的秘密,一曲《懦夫》对比一曲《林冲夜奔》,在强烈的音乐震颤里迎来了情感的爆发。

生涩与成熟、通俗与深刻、市场与艺术,这些都不矛盾。历时久远的剧场连绵上演血性方刚的新剧目,台上台下青春的力量喷薄,自古英雄少年,且用心听之,用心观之。供图/《金风玉露》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