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彭金隆:壽險資金投入公建 應「化被動為主動」 三大面向需考慮
金管会主委彭金隆12日指出,寿险资金投入公建,应「化被动为主动」,且有三大面向需考虑。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叶信菉 摄影
金管会主委彭金隆12日指出,寿险资金投入公建,应「化被动为主动」,且有三大面向需考虑,第一是有没有适合的标的、有没有足够标的来容纳这么多的寿险资金;其次是这些标的是否能满足寿险的投资需求,因寿险资金也有资金成本,最后则是「怎么投」,具体投资的方式为何。
彭金隆说,寿险业一直是国内金融业非常重要的力量,过去累计超过36兆元的资产,且有许多投资海外,每年这么多的新钱加入市场,应该好好寻求更多投资台湾的机会;过去寿险业是比较被动的等待别人准备好标的再投资,但在寿险公会理事长陈慧游领导下,可更主动的去接触国发会或财政部促参等,由寿险业主动提出需求、要求政府单位育成,「化被动为主动」,公司之间协力是未来很重要的方向。
彭金隆说,自己一辈子都在保险业,对寿险资金投入公建充满了期待,希望未来十年能够有成绩,当然不敢讲能立刻突破,但「现在不突破,以后一定不会有突破」,期待业界与其他政府部门同事一起努力。
彭金隆今天在风险管理协会、寿险公会主办的「2024运用保险资金促进国家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上致词时指出,寿险业从低利率时代开始就面对到投资压力.为获取更高报酬,大量资金外移到国外寻求投资标的,当国外投资规模愈来愈大时,资产负债币别不匹配问题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加上避险成本昂贵,以及即将在2026年接轨新的资本制度,十年前也许没有那么迫切地要加大国内投资的比例,但接下来,必须加大国内投资的比例。
但过去如果说鼓励寿险业投入国内的公共建设,寿险业者一定会说「好啊!欢迎」,接下来就不太有动作了,主要是国内一直缺乏标的。
彭金隆说,自己在很多公开场合说过,如果有很好的标的,寿险业者很乐意来投资,因为相较于国外必须担负高昂的避险成本,还有承担这些波动,且未来愈来愈不可控,造成资产跟负债不匹配情况加剧时,未来资本压力会增加,因此,现在正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机。
彭金隆说,要让保险资金进入到国内建设,有三个不同的面向须考虑;首先,有没有适合的标的、有没有足够的标的来容纳这么多的寿险资金;其次,这些标的有没有足够的条件可吸引寿险业的资金,毕竟寿险业的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必须满足资金成本的需求,不是只要有标的就能满足投资需求。
除这两个条件,更重要的是「怎么投」,直接投还是间接投,比如说过去用过BOT或透过一些投资工具;因寿险业不适合直接经营一些所谓的事业、比较适合间接投资,但过去缺乏证券化的商品,让寿险业无法着力,所以不管是标的条件或方式,未来还需要持续努力,寻求能够符合寿险业投资的条件、适合寿险业经营型态的方式。
彭金隆说,过去市场把目光聚焦在公共建设上,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区块,但公共建设牵涉到各个部会
不同的主政跟不同的思维,经过很多年努力成果还是非常有限,例如寿险业过去投资很多BOT,但公建上还没看到比较突破式的投资标的,这是未来公共部门须要努力的地方。
不过,除了公共建设以外,寿险业投资台湾还有很多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像是专案运用,政府过去陆续推动很多策略性投资,国内的寿险业在过去几年也投入许多比如绿色建设,这些寿险业也是主力;接着,想想看未来高龄化时代有什么新的需求,有些可能和卫福部有关,有些可能没有,寿险业是不是可以优先来做这些事。
彭金隆举例说,前一阵子大家都在讨论的商保如何补位健保,国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怎么样投资国人的健康、辅助我们的健保,也是未来可思考的方向。此外是保险生态圈的建置,保险未来将从事后补偿走向事前预防,这些都是寿险业的机会,不用局限于公建,台湾还有很多投资机会,期待能突破困难、发挥寿险资金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