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贝莱德:通膨2~3年内回落 美国以外央行将重新降息
贝莱德投信指出,新时代带来挑战,也伴随着投资机会,这些变化属于资本密集型,本质上会导致通货膨胀,并意谓着资本和劳动市场会有大规模的跨国流动。同时,这些也是结构性且持久的变化,要到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被衡量,不过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价格上涨已经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俄乌事件破坏了食品和能源的供应,加剧了通货膨胀的走势。对整体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尚难以量化,部分原因是冲突仍然持续中。这种背景有助于结束多年来支撑股票、房地产、其他资产价格上涨的低利率环境。我们认为大部分的资产配置,例如60%股票和40%债券的传统投资组合,需要重新被检视。
在亚洲股票方面,基于地缘政治的挑战,贝莱德依然偏好南亚/东南亚而不是北亚。因为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IT需求放缓的情况下,为企业利润带来了压力。相对而言,由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关系,韩国比台湾更具有吸引力。我们认为马来西亚的经济表现良好—马来西亚在面临政治挑战与融入科技相关供应链的机会之间取得平衡。马来西亚正在成为中国和某些情况下台湾的替代市场。此外,也持续受惠较高的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尽管通膨可能被市场低估且流动性仍然是一个障碍,但该市场看起来仍相对较有吸引力。
而在固定收益方面,贝莱德对2023年保持谨慎态度,但也准备转为谨慎乐观。这个转捩点取决于联准会转向鸽派立场,降息且美元和资产估值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偏好为寻求高品质的固定收益,认为长天期、高品质的信用债在2023年可能非常有吸引力。
贝莱德也将2023年视为下一个信用债周期的准备起始点。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这样的环境。在2005年,投资等级债收益率为6.5%,非投资等级债则为9%。现今,信用债有可能在不承担过度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大约8%的报酬率。私募市场已经开始重新订价,尤其信用债存续期较短。这意味着投资人有机会参与公开和私募信用债市场,并有机会获得潜在的稳定报酬和具吸引力的收益。基于低供应风险和强劲的基本面,偏好短天期利差;相较于中国和边境市场,更看好印度、印尼和中东的投资等级债。此外,看好北亚和东南亚的金融股,它们较不受不良贷款和信贷损失的影响,并拥有较稳定的基本面和政府/母公司的支持。在中国,至于对有制裁风险的国营企业和基本面不佳的高收益企业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