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MAGA之下的美中互動關係

中、美两强的互动与博弈,无疑仍是今后全球局势发展的主旋律。(美联社)

2016年,川普在首次参选美国总统时,主打的竞选口号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选上了,做了一任四年,表现一般,要不然竞选连任也不会输给拜登。如今四年后卷土重来,主打的口号仍是MAGA,终于获胜,且是大胜,揆其主因有二:一是选民对现状不满,从个人的工作、物价、生活(如「零元购」),到国家在国际间的处境、影响力及形象,普遍有着失落、挫折、不甘之感,深深怀念过去曾经有过的一段辉煌,MAGA的诉求,打中了选民心中的要害。 川普2.0,追求与实现MAGA,面对内、外两方面形势的挑战。对内,是建制派的不满与反扑,还有就是如何重振及提高政府效率的问题;对外,则是中国的持续崛起对美国霸权构成的压力。

中、美两强的互动与博弈,无疑仍是今后全球局势发展的主旋律,值得做一些全面且深入的观察。

首先,就博弈的大格局来看,美国一方,终极目标是MAGA;川普的战略思路是三个主义:新孤立主义、新重商主义、新工业主义;至于策略,则是川普最自豪的「交易的艺术」。至于中国一方,终极目标是伟大复兴与国家统一;阶段性策略是持续崛起;为此,当下必须把握的是力求美中及区域关系的稳定。

明显地,双方的终极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但阶段性的过程仍存在着不少博弈、竞争、合作或交易的空间,可分别就不同的领域作进一步的观察与研判。

贸易方面,川普必然以关税为手段,对付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对手。中国近年来已明显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多地重视国内统一大市场及开发耕耘南方国家市场,承受冲击不至太大,何况美国本身也会因通膨顾虑而有所制约;再者,美国也会因此弱化与一众盟国的关系而在国际战略上间接有利于中国。总的来讲,中国会付出一定程度代价,但应可承受。

科技战仍将持续,但长期而言,美方的边际效益会递减。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压力往往对中国形成了倒逼效应,随着时间将逐渐明显,这也是不少美方科技企业家如比尔盖兹及马斯克所担心的。

产业战也将持续,对象也是全球,但中国首当其冲。川普将力争美国企业回流,某些特定企业如台积电与三星将面临更加左右为难的窘境。与此同时,欧洲与中东的战事将迫使当地企业继续外移,主要流向美国,但也有部分流向中国。要之,美国打产业战的效果,主要还是决定于美国本身的投资与生产环境,这部分,就要看马斯克在政府效率委员会上的表现了。

地缘政治方面,美国与原本旨在围堵对付中国的一些框架如AUKUS(美、英、澳)、四方会谈(美、日、澳、印),及美国与西太盟国(日、韩、菲)等的关系,会否因新孤立主义的倾向而有所变化,值得关注。中国与东协与中亚的强化关系,及中国与印度及与日、韩的改善关系也值得观察。

军事与太空领域,主要是中、美两强的竞争,无论在西太及对月球、对火星的竞争将更形激烈。

国际空间方面,美国的退群与计较或不利于美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中方有包袱,但形象在改善之中,惟速度缓慢。

最后,台湾问题,川普对台湾索求更高保护费,要求台湾大幅提高国防预算,此与他对其他盟国的要求相仿,但是否会演变成华府与北京之间的一种另类「交易」,值得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