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人民日報》的短暫反抗」,六四凌晨
图为美联社摄影,6月4日,天安门广场附近死亡的民众。 图/美联社
【历史上的今天 1989.6.4 中国】
镜头下的历史/1989天安门:「《人民日报》的短暂反抗」,六四凌晨
「《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还要继续欺骗人民吗?」1989年6月4日,枪声震撼北京城。午夜陆续传出伤亡消息,此时对于官媒《人民日报》而言,最严峻的挑战是:到底该如何报导?该不该据实以告?在良心的挣扎与中央的压力下,刊出了〈北京这一夜〉——这是《人民日报》最短暂、也是最后一次的反抗。
▌延伸阅读:〈镜头下的历史/1989天安门:「最黑暗的一夜」,六四事件爆发〉
▌延伸阅读:〈镜头下的历史/1989天安门:「最黑暗的一夜」,六四事件爆发〉
4日凌晨2点多,陆续有消息回传到《人民日报》,通报现场状况、打来求证资讯的电话响个不停,当时坐镇报社的副总编辑陆超祺、以及待命的编辑与记者们,都已明白确认了军队开枪杀人的现况。但问题是,当下《新华社》没有动作、中央也没下达指令,《人民日报》应该怎么处理这则新闻?有记者在报社里急切地说:
「...《人民日报》在历史上犯过多少次错误?大跃进、文革、批林批孔、四二六社论...哪一次不给整个社会国家带来灾难?今天《人民日报》还要欺骗人民吗?《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还要背黑锅到什么时候?」
副总编陆超祺决定,先查证伤亡人数、准备好稿子,再安排如何刊出。一篇名为〈北京这一夜〉的特稿,就这样在《人民日报》的编辑台里诞生。然而就在凌晨4点,中央宣传部直电陆超祺,指示改为刊登《解放军报》的社论,这篇社论的标题是:〈坚决镇压反革命暴乱〉。
「...戒严部队以勇敢无畏的精神,迅速平息这场暴乱、取得伟大胜利。」这篇社论明确看出,整个六四事件已被中央定调为反革命的暴乱,一切镇压手段也就「合情合理」。但有鉴于外媒都已知情,陆超祺反问「全世界都报了,我们不报导恐怕不好吧?」中央没有回答,直接挂掉电话。
电话沟通内容,让编辑室的出现一种「退无可退」的气氛。在《人民日报》工作近40年的陆超祺,决定让〈北京这一夜〉照登不误,同时也将解放军社论上版,好给中央交差。陆超祺将〈北京这一夜〉可能带有情绪的字眼修改删除,但他们都知道,里面描述的屠杀情节,都会让《人民日报》付出代价。
保住了〈北京这一夜〉,清晨出刊内文写着:「...本报六月四日凌晨五时讯,...到截稿时止,戒严部队已突进天安门广场。」短短200余字的讯息,成为当时第一个向外界证实天安门事件的官方媒体,也是《人民日报》短暂的一次「反抗」。
而就在当日下午4点,陆超祺在报社例行的编前会议上宣布:社长与总编辑因病休假,鉴于自身能力有限,决议请中共中央直接派人来领导《人民日报》。这个举动,被认为是陆超祺不愿再替官方背书的表态——之后他被列为官方清查对象,隔年离开《人民日报》。多年后,他的《六四内部日记》在香港出版,陆超祺回忆:
「中共中央当时有两种声音,有人利用群众运动做为权力斗争的筹码以后,在他们还没把政敌打倒之前,根本就不想让矛盾缓和下来。」陆超祺直指就是邓小平与李鹏,故意激化学生和抗争运动。
当《人民日报》挣扎于编辑室的凌晨时分,广场上的「四君子」刘晓波等人,正准离开绝食棚、走向已包围广场的戒严部队。
这是30年前的6月4日,「六四天安门事件」爆发后的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