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小序
作家郑如晴书写饮食记忆,引发共鸣。(天下文化提供)
许是孩提时期,都在老台中养成,年岁又相近,每回读如晴的散文,总是亲切又温暖。
过往崇仰的作家,文笔再如何深情致远,又或璀璨光华,都难以提供这样来自家乡的情愫,仿佛可以把昔时琐事统统召唤回来,具体收纳,且删除其他。
再说我城故人多,平时不乏围聚、谈笑风生的朋友,但能够炊文煮字,把寻常之日娓娓细说,细数晚近的拾零和钩沉,看来也非她的散文莫属了。
尤其本书专注于饮膳场景的铺陈,好多篇流露中部气息的,里面所述及之生活点滴,仿佛都在自家巷口刚刚发生。这样淡然又熟稔的共鸣,自是远高于他人的城市书写。
写小吃美食者,走文不免也有着意之兴,但是她轻笔画眉,总恰到好处,一个事端的源起,常信手捻来。我们读的是饮食,尝到的尽是人生滋味。清晰简明的表白,徐缓贴近,彼时我城的样子便如是款步而来。
随意翻读,每一篇章的闲话家常,都有或暗或明的温馨风景。每一段落的起承,我也习惯停顿,仿佛走在老城的街口,等待某一记忆的光影。喧嚣中,静寂的闪烁。
我跟如晴从未见过面,最初只是邂逅她的一篇文章。好像不小心在我城的某一街角,转个弯,遇见那摆着昔时生活物件的小铺,只因简单的喜欢,日后便常执意路过。原本就依恋的城市,如今又有了歇脚之地。
六岁从台南回高雄,八岁再度迁徙至台中,到十二岁这段期间都居住在中华路热闹夜市,某一个二楼的幽静空间。次而就读晓明女中,泰半时日住校,隔周末和寒暑假到鹿港亲戚家。抑或是,搬迁到台中师专附近的五廊街。因为长年错综的离散,因为谨小慎微的生活,饮食成为重要的慰藉。
还有隐隐约约透露父亲因政治关系远离台湾,小学时候有五年的时间父女未再见面。其父曾经营安由戏院,有一段日日观众满座的辉煌年代。现在著名的观光景点宫原眼科前身和德纸业也曾是如晴女儿的祖宅。
这些街区和商家我何止经过,某些片段生活岁月,都跟她意外交集。我的老城,她的家园,如何言说。不若一笔在手,跟乡亲娓娓叙旧。只见她擅于把生活的酸甜苦辣,不着痕迹的微妙比喻,甚而透过各种饾饤小事,连接着人生的些许美丽。
从她的成长和片段的家族生活,我试着拼凑一张生活地图,和自己的叠合,积累出更多人生图影。
现实不在的街坊,依着她的回忆,我继续在纸本里,安心散步、驻足。此时便生怕有一天,她不再执笔,像无人传承的店家,从此歇业了。而我在老城,又不得不缩回自己兴筑的斗室。
一个人的青春再多,泰半也只属于一座城市。后来则以一辈子,积累出成长于那里的高度。
昔时遥远的生活缺憾和欢喜,不时在召唤我们。我耽溺于高中以前,这井然的方格子街市,如晴也早早就照见了。
我们的老灵魂,一直住在那儿。最阗静的某一巷弄里,有一固定伏案的窗口,拉帘点灯,照亮一条街衢的深远。纵使去了许多国家,我们从未离开。
(本文系《往日食光》推荐序,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