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一朝一夕!談E3展的消亡:實體展成本太高、線上轉型失敗、疫情來襲
游戏角落合成 图/E3
随着昨(12)日晚间 E3 宣布永久熄灯,在游戏业界、社群间掀起一阵热议,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因素压垮了 E3;其实 E3 的倒闭早在数年前就有迹象,只不过多年积累的众多因素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实体摊位成本高昂
E3 展不但参展费用高昂,各家游戏团队也仿佛军备竞赛般逐年提高成本,让许多厂商最终不堪负荷。
腾讯北美通讯负责人 Chris Kramer 表示,曾有一名公司高层在 E3 展指着其他摊位颜色鲜艳的大萤幕感到不满,而他们为了取悦这名高层只好在隔年花大钱租用一款刚从 NFL 球场退役的超大萤幕。他无奈指出 E3 展期仅不到一周,而他们的展区摊位成本却超过五百万美金(约新台币 1.5 亿元)却只能被两三万人看到,这样的投资报酬率一点也不合理。
图/E3
线上化与独立展示
当网路发达且收看直播对玩家而言已成为习惯时,大公司自然更想要独立展示自己的游戏。
当大部分游戏团队把 E3 的实体展与演讲作为宣传主轴时,任天堂早在 2013 年就宣布将以影片形式的「任天堂直面会」(Nintendo Direct)为主并发表新游戏。当时不少媒体认为任天堂疯了,竟然放弃能在 E3 火力展示的大好机会。
图/Nintendo
时间来到 2019 年,就连 Sony 也表示不参与 E3,当时 Sony 的游戏工作室总裁 Shawn Layden 就曾受访表示「世界正在改变,但 E3 还没。」指出现在网路媒体可 24 小时报导最新资讯,E3 只存在于每年六月,影响力当然小了不少。
E3 强调实体展览,虽然在 2021 年采线上直播举行但安排不佳也遭批评。后来由 The Game Awards 主持人 Geoff Keighley 举办的「夏季游戏节」(Summer Game Fest,SGF)则成为开发商的福音,不但对于线上展览的安排更缜密,且参展价格相比 E3 显得更加合理。今年更是传出 E3 决定停办后大量游戏厂商转而参展 SGF 的消息,令人唏嘘。
图/Summer Game Fest
开放玩家进场添乱、COVID-19 来袭
E3 长年都是仅限媒体进入的展场,然而 2017 年首度开放一般玩家入场后却产生了许多混乱,例如发生抢劫、偷窃、斗殴但现场保全人员无法处理问题,让展览本身蒙上一层阴影。
主办方 ESA 一直将自己的定位保持在实体展,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作法是已不合时宜;外媒 IGN 甚至表示他们多年来听闻许多厂商一致认为 ESA 缺乏办理大活动的专业知识,多年来累积了诸多不满。
而随着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席卷全球,实体展会被迫取消也成为了 E3 的致命打击。
一代大电玩展的的终结乍看突然,但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埋下诸多未爆弹。如今比起实体展更是网路的时代,游戏厂商们似乎早就找到一条出路,而没有成功适应环境的 E3 也只好在时代的洪流中消失踪影。
参考来源: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