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生命故事 鼓勵設老齡創新寫作獎

顷阅新闻得知,有位大学新鲜人囊括今年「台积电青年学生文学奖」的「短篇小说」与「散文」两个首奖,另也同时获得「新诗组」优胜。新闻报导称其「怪物新人」、「是历年最大赢家」,诚然后生可畏,令人钦羡。

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在颁奖典礼致词时称,为了完成诗坛前辈痖弦传递火种的心愿,今年另增「旭日书奖」,旨在鼓励台湾文学新秀创作与出版,增加其「被看到的机会」。得奖者两名,各获赠新台币二十万元及奖座。

痖弦是台湾著名诗人,常被人尊称「台湾现代诗启发者」,稍早以九十二岁享耆寿在加拿大辞世。根据坊间众多名家的追忆,痖弦在四十岁犹是壮年时期就停笔不再创作,即便仍有作品但无意示人,以致晚年常以一生诗作写得太少而耿耿于怀,自叹「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人」。

两相对照,当「台积电文学奖」以高额奖金鼓舞年轻人持续创作时,却有一些颇具才华且有一肚子故事可写的中老年人停笔,殊为可惜。有鉴于台湾老龄族群人数日增,为了激发老人们加入文学创作的行列,并增加其「被看到的机会」,未来有否可能增设「老龄创新写作奖」,以「奖」诱人,或能促使长者在人生后半也能努力不懈地创作、分享其生命故事,以飨广大读者。

何况许多老人阅历丰富,可以述说的生命故事远较年轻人为多。在「老人学」的学术领域早有「叙事老人学」」的知识分支,其意就在强调老人所述故事最能增进人生的「诗性美」。尤以透过老人创作的故事,不但可以让读者了解其所述时代背景与个人兴趣所在,更可借此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型态,从而体验并丰富人生。

因而若能让高龄长者乐于持续创作其生命故事并与他人分享,即便所写可能看似「老生常谈」,但其反映的人生意境,当也更具「凡走过必值得回味」的积极寓意,乃因「活得愈久,其生命故事当愈为丰富」。

至于「老龄创新写作奖」如何订定年龄下限,初期或可以目前多数人(包括官方)所订的六十五岁为准,久之随着国人平均寿命延长而略为增加。君不见如今台湾各大医院的「高龄友善就医服务」都已提升至八十五岁,若能鼓励这些(超)高龄长者持续创新写作,当也有助于减缓认知退化甚至失智症的侵扰。

当然「老龄创新写作奖」这个名称只是初拟,有识者未来或可仿照「旭日书奖」找到更好的名称。我自己年逾古稀未臻耄耋,并不介意取其名为「夕阳余晖奖」,乃以其仍有积极和美好的意境与韵味。

总之,当大家多将鼓励年轻人创作视为理所当然之时刻,年长者也应同样受到关注,乃因「智慧」深藏于每个人的语言与思想,而非任何特殊年龄族群单独持有。诚盼大家重视老人创新述说生命故事的重要性,因其多深藏智慧与经验传承的人生价值而应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