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岸》慈湖忆往

(作者提供)

报载国父纪念馆,庆祝50周年庆,将推出温馨的喜剧,剧名叫《仁爱路6号》。其中演员主角郭子乾,分享了自己和国父纪念馆的记忆。民国64年,他是和父亲一起来,瞻仰放在舞台上的蒋公遗容。郭子乾回忆说,自己印象非常深刻,排队等待进入瞻仰遗容的队伍,环绕国父纪念馆13圈半。没错,那条长龙,我记得很清楚。人人争先恐后,想要目睹蒋公最后一面,但是排队循序渐进,缓慢而有秩序。

那年我11岁,大约国小五年级左右,小弟也算是将门之后。因为我爸爸,是当时的副参谋总长徐人隽中将的随扈机要。因为常常要帮徐中将开关车门或家门,所以小弟勉强也算将门之后吧……徐中将是黄埔13期,当时蒋公逝世,全国军警戒严,成立治丧委员会,徐副参谋长就是治丧大员,家父上下班时,也如临大敌,出入都带着一只木箱,神秘的很!当时我是一个顽皮小男孩,好奇的不得了!有回进爸爸房间挖宝偷看,木箱之中到底有何玄机?原来那是军用发报机,专门传递机密讯息。蒋公逝世,移灵国父纪念馆,供人民瞻仰致敬。但是大体的运送保全,守卫警戒诸事,何其重要!随时要慎防,有匪谍破坏侵入,或搜集情资等等。那个年代流行的口号,叫做保密防谍。墙上的标语常挂着一句话,小心匪谍就在你身旁。

发报机会传来,最新的情报,以及秘密开会的资料,如人时地等等。爸爸要提早得到资讯,才能顺利接送徐中将出入。另外用来证明和辨别身分的证件,为了防止有心人士,伪造或冒用,进行阴谋破坏,所以识别的证件,每日都更换。新证一启用,旧证即作废,随时随地更新。爸爸又把装发报机的箱子,藏。在卧室的衣柜之中。柜中有柜,密上加密,完全是政治作战,保密防谍。

至于郭子乾说排了13圈半,才终于看到蒋公遗容。而我也看到了,只是我不用排13圈半那么久。因为在开放瞻仰的最后一天,爸爸开着军车,直接驶入国父纪念馆,不用排队,直接站在第一排看,看完也才心满意足离开。军车的规定,是认车不认人,我常常坐在右边的副驾驶座,车子经过台北圆山,或是大直军区,沿途的卫兵都会向我们车子行礼,只要—看到有卫兵敬礼,我即举手回礼,当他们瞄到原来是,军车上的小孩,都有些错愕,但我乐此不疲。

这回慈湖谒灵,此行承蒙一江山岛战役协会副理事长曹平霞女士的邀请,一行人在理事长葛光越中将的率领之下,得以深入慈湖内部参观。拜访当年的办公室,有文物墨宝,书信文笺等等珍贵的文物史料,得以一窥全貌。尤其是葛光越中将,当时也参赞中枢机要,所有的重大事件,无役不与。而今天又当场解说,补充佐证,所谓鲜活的历史明证,大概也只有几位将军,硕果仅存。葛将军年近八旬,声如洪钟,音色优美,外型俊逸,挺立如松,又饱读诗书,还博闻强记,加上是空军飞官,堪称是一员儒将。

在那个年代,我还是小学生。在蒋公逝世的那几年,小学生的制服外套上面,也要绣上「迎接自强年」这几个字。全民动员,提醒自己,自立自强。我也读过,经国先生写的《守父灵一月记》,还参加了读后心得写作比赛,书法和朗读比赛。书法写的就是蒋公嘉言录,尤其是朗读一事,这才算开了眼界。原来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提高八度,一鸣惊人。千万不可平淡低调,平凡无奇,一开口就要如平地一声雷,惊醒场中人。不论是好发议论型,或是咆哮讲台式,有点类似当今的政治人物,在舞台上的演出,反正都能一举成名。还好我落选,不论是朗读祭文,或者是诗歌朗诵比赛,因为听到的,都是轰天雷般四处鸣炮,五雷轰顶,地上不只是鸡皮疙瘩掉满地,还有各式各样的眼镜,所谓这叫做跌破专家的眼镜。

若说只是比赛一时也就罢了,就怕日积月累之后,积习难改,在日常生活中,恐怕格格不入,与众不同。还好我私好广播节目,心怡的声音,有李季准,倪蓓蓓和中广的白银阿姨之属,都是轻声细语,温柔婉约,或是低沉磁性之类。而高调张扬,荡气回肠的朗读歌颂,既非我族类,我也学不来,所以落选也好,低调行事,得以平安度日,简单过活就好。

慈湖在台湾,人尽皆知,而真正身历其境,去过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如果季节情境同伴不同,结局也大异其趣。所以老歌新唱,意境不同,此番旧地重游,感受自异。慈湖之行,敬谒蒋公与经国先生,他们哲人日已远,但是典型在夙昔。当年一句,我带你们来此,也会带你们回去。尽管世界变动,历史不断推移,尤其是上述这段话,语重心长,依然令人动容。特别是在此刻,风起云涌之际,坐在慈湖之畔,喑自回想,也许格外发人深省。(黎家庆/英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