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学校电子宝宝课程 广受好评

康桥国际学校秀冈校区自2023年起实施电子宝宝体验课程,该创新教育实践,源自老师朱幼倩在新闻中获得的灵感。(康桥国际学校提供/叶书宏新北传真)

青少年性教育和两性健康已成为家庭与学校共同承担的关键议题,康桥国际学校秀冈校区自2023年起实施电子宝宝体验课程,该创新教育实践,源自老师朱幼倩在新闻中获得的灵感,她认为能加深学生对性教育和两性关系认知。校长徐文淞强调,该堂课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探索生命意义,认识家庭责任和性行为后果的重要课堂。

该课程为高三生必修课程,一开始只有1个电子宝宝,经过家长正面回馈和学校全力支持,目前已购置9个,让全年级都能实施。这些电子宝宝的重量和尺寸模拟1个月大婴儿,让学生实际体验育儿的重责大任。

课程由2位老师朱幼倩和郭芳庭设计,学生从基础的两性认识开始,逐步探讨性教育的核心问题。学生必须轮流将电子宝宝带回家中,予以24小时全面照顾,包括喂奶、换尿布和安抚等,从中学习耐心、责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还涵盖避孕教育和两性沟通,使学生理解性教育的多层次意义。

家长对课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透过电子宝宝体验,孩子们学会如何照顾他人,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徐文淞认为,这种互动对学生提升人际关系与互动能力非常重要。

学生张均豊在校车上遇到电子宝宝突然哭泣,学到在公共场合对哭闹宝宝的同理心,在家中,母亲的指导和示范也让他学到育儿和家庭的温暖,尽管最初有所排斥,但让他重新评估自己对育儿的看法。

学生安宇宥和赖以柔的经历更突显电子宝宝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安宇宥感受到带宝宝的成就感和压力,而赖以柔则在夜间照顾中感受到育儿的无助和压力。这些经历让他们对两性角色有了新认识,为未来人生提供宝贵的洞察。

郭芳庭强调,课程加深家庭联系,虽电子宝宝不是真实生命,但它的哭笑让学生和家长重视这个「小生命」,激发讨论育儿过程。康桥国际学校秀冈校区期望透过该课程,让学生全面理解两性关系与性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以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迎接人生的每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