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8.5分国剧,快让她火

院长最近疯狂上头的一部国产剧,豆瓣评分8.5!

坏消息——

即便口碑这么好,也还是很难安利出去……

有多难安利呢?

甚至院长本人也难以简单描述出这剧的画风和剧情,因此常常一开口,就觉得无处下口……

它仿佛在正经走悬疑剧情,却又不间断用冷幽默噎你,还不时熬一些心灵鸡汤,同时江湖侠气旁逸斜出。

元素极多,主打一个意义不明,但有趣——

《我有一个朋友》

看这剧的“面相”,一个糊字可以概括。

主演几乎都是小透明,成本也肉眼可见的低,布景道具都是流水线网剧水平。

至于演技,只能说是刚好够用、偶尔出戏的水平。

全剧最大流量,竟然是客串了几分钟的0713再就业男团……

嘿嘿,当然不是剧组专门请来的咯!

是这群老北鼻们录综艺时一贫如洗,只好闯入剧组赚点碎钱,蹭个盒饭。

超低配开局,如何能收获如此高的评分,大圈特圈一波自来水?

看完全剧,我悟了——

一部剧,无聊是致命伤,但“奇怪”有可能是良药。

“奇怪”意味着可以被受众挑选,与同样“奇怪”的人对上脑电波,无聊则是一开始就被判下死刑。

《我有一个朋友》的怪,从语言风格就可见一斑。

开局,男主找大夫问诊,一本正经地伸出手把脉,张口却是:“我朋友怎么了?”

“我和朋友关系那么好,soulmate懂伐?替他看看病怎么了(此为院长中译中版本)!”

面对此等奇葩,大夫不恼也不躁,只问他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男主淡定回道:“都行,按你想抖的包袱来。”

大夫不吃这套:“问诊费结一下。”

整段对话不停过招,信息量又碎又密,看得我一整个笑死……

懂?

这剧就没有一个正常人!

人人都有点相声KPI在身上,并且身兼捧哏逗哏两职,好像不帮对面的捧哏铺垫就浑身难受,自己一句话不带几个梗就会被扣工资。

每个人怪得五花八门,从而碰撞出肆意跳脱的喜剧风格,构成一出无厘头群像剧。

群像常常以三人组的形式展开,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网。

比如打工三人组·“三四五”——

梦三息,本是江湖高手,却被人下药,武功尽失。

虽然拿了一个“美(有待商榷)强惨”剧本,却没心没肺吊儿郎当,一张嘴又碎又逗。

叶五枝,一个不会说谎的直肠子,仿佛闫妮附体,总是迷迷瞪瞪,有种微醺的美感。

表面上看着很乖,可私底下赌博喝酒样样都来……

梦三息和叶五枝凑在一起,怎么看都有点不着调,让人忍不住吐槽。

于是就有了岩四方——作为观众嘴替出现,毒舌又清醒,是本剧的翻白眼专业户。

三人为了不同目的来到木云城,却拥有一个共同点:穷。

为了搞钱,他们决定合伙开一家店。

未曾想,三人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资本家的梦碎了,一道沦为百货店的悲惨打工人。

三四五凑在一起,就是在演我的精神状态……

比如每个月只活一些瞬间,就是发工资的那天。

比如我们有钉钉,他仨有丁丁。

百货店掌柜纪明昭特地雇来一位丁老头记录打工组的考勤情况,容不下一点溜号摸鱼,可怜的三四五只是敢怒不敢言。

当然,掌柜的并不只是一位周扒皮+画饼大师,她也有属于自己的青梅竹马三人组。

他们三个原本是世家大族的公子小姐,却都选择“离家出走”,自己打拼。

纪明昭经商,柳云归行医,戴梦回当差,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自由,证明自我。

虽然看起来无限风光,但只有关起门来,三人才卸下伪装与责任,像孩子般站没站相,吃没吃相。

每个三人组都自带默契的老友氛围,熟人局自然产生一种治愈感,令人心向往之。

比如院长最喜欢的青梅竹马组,共处戏份不多,但每次同框都是精华。

每当纪明昭哼起曲儿来,另外两个人就会跟着扭动尬舞。

三个小身影摇摇摆摆,可可爱爱,萌得我一脸姨母笑。

熟人局固然温馨,但打破稳定状态的随机排列组合更令人惊喜。

两两配对、四五成行的搭配,总能碰撞出意料之外的火花,挖掘出更多的人物塑造。

比如同样是上下级的关系,纪明昭面对老油条梦三息和岩四方需要软硬兼施,备好八百个心眼子与两人过招。

面对单纯的叶五枝又化身pua学大师,总是用最姐妹情深的表情说出最资本家的话语,把我们小枝枝圈得死死的。

带着三位员工面对外人时,保护员工又成了纪掌柜的条件反射。

梦三息因为药物副作用差点晕倒时,角落里喝到醉酒、沉迷数钱的她也会猛然坐起。

发现了吗?

别说是群像剧了,单单是一个人,就能在不同状态中切换无数形象。

人物立体多面,剧情元素也足够丰富,一直在整活,能够持续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或许,可以把《我有一个朋友》看成是一款自由度极高但主线始终牵动人心的多人古风游戏。

在这里,你可以玩到中国人都爱玩的模拟经营。

任务是将一间被诅咒的店面盘活成生意兴隆的百货店,还不能开除原有的笨拙店员。

除了忙于经营治理,进货出货,还得不时刷一下自己的城市声望,以升级店铺“荣誉值”,吸引更多客人。

除了开篇解锁的百货店,后面还有无数经营副本等着你开启。

比如家园装修系统,可以成为包工头挥洒创意,或是当个快乐粉刷匠。

最妙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系统。

比如面对一些默默无闻的“NPC”,主角团也能用一首《海娃与三丫》唱出他们的苦与乐,为他们写上三言两句的人物注解。

主角们更是如此,看着他们努力生活、逗乐打趣,不知不觉中就与他们产生感情,想要探索他们的故事。

渐渐地,我们知道了看似活宝的三四五,其实一直在寻找归属。

梦三息的没心没肺是因为他失去了归处与挚友;

岩四方的过于冷静,是他从小就尝够了被人抛弃的滋味;

叶五枝被迫习惯一个人吃饭的孤独,才对“一起吃饭”有着深深的执念。

这群不着调的江湖儿女,分明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试图拥有一个新的“家”。

而这样平凡而永恒的主题,总是能引起共鸣,直抵人心。

没想到啊……

院长以游戏人间的姿态入场追剧,最后却看得泪眼汪汪,精神状态完全被编剧拿捏——

毕鑫业,本剧的导演&编剧。

百无禁忌的一个个“游戏点子”被他堆积到一起,看似是“怎么有趣怎么写”的怪里怪气。

往下看,却发现主线一直在线,人物的核心特质也随着剧情进展不断被挖掘,使得前面插科打诨的台词都显得意味深长起来。

所有的奇奇怪怪也都有迹可循,就像一颗怪味豆,越嚼越有味。

不谈八卦,就剧论剧,除开最后几集过于煽情和挖坑未填的缺德行为,肉眼可见是编剧带飞了这剧。

毕鑫业上一次“显灵”,还是网剧《一起同过窗》。

第一季豆瓣评分9.1,第二季8.9,沧海遗珠中的遗珠。

配置比起《我有一个朋友》还要简陋,却被盛赞拍出了“青春片应该有的样子”。

没有撕X没有狗血,拍的尽是些军训、社团、宿舍、考试临时抱佛脚……无比真实的大学生活与群像,总能让人想到上学时的那些显眼包。

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最怕的是不曾普通地生活过。

《一起同过窗》之所以足够真实,是因为这剧的创意正来源于毕鑫业的生活,他曾在同学们面前吹了个牛皮:“我将来要拍一个我们班的故事。”

事实证明,真诚与真实总能创造出好的剧本与角色,让作品自带魅力。

由此,经费不足和青涩演技都成了不太重要的缺点。

再比如被誉为网剧鼻祖的《毛骗》,完全从一个草台班子起家,初始创作团队都是一群没钱没经验的大学生。

翻看第一季的剧照,服化道水平感觉就是主创从自己衣柜里翻箱倒柜,从同学身上扒拉下来的土味单品。

至于演技,情商高点说是“青涩”,实话说就是素人棒读。

打眼一看,清清楚楚地写着“劝退”二字,但硬是靠着精炼大胆的剧本与剪辑力挽狂澜。

在别的电视剧还在情情爱爱里打转时,《毛骗》主打一个野蛮生长,拍出了当代社会的种种骗局,游走在道德与犯罪的边缘。

台词放到如今,更是需要打码消音删减一条龙处理。

当然,如果只是拍骗局,这剧顶多只是一连串的防诈网络段子。

《毛骗》让人牵肠挂肚的原因,在于不落俗套的人物塑造与层层叠套的反套路主线。

第一季主角团VS诈骗团伙,第二季boss升级,第三季完美收束故事线。

最后看着主角团各奔东西,说着:“既然相遇是偶然,又何必在意分开时的突然呢”,老粉们无不为这个阳间结局感动落泪。

还有院长安利了N次的《灵魂摆渡》,史上最穷剧组,拍出了近些年最惊艳的网剧之一。

一个能看到鬼的年轻人,一个“灵魂摆渡人”,每天迎来送往,指引鬼魂们去往应该去的世界。

整部剧以鬼事见人心,一会看得人头皮发麻,一会又感动落泪。

注意了,它是真的有鬼啊!

走火入魔的小雪、吃人不眨眼的饕餮、被围困的织女……所有人物都有志怪古籍、传说可依,梦回小时候看《聊斋志异》时的欲罢不能。

自打建国后不许成精,这样的题材已是越来越少。

纵观这些在观众心中拥有名字的小成本剧,会发现无一例外都是靠剧本取胜。

显然,作为小成本制作,想要卷演员、演技、服化道……肯定是没戏的。

唯有在剧本上花足功夫,另辟蹊径,才有可能被人看到。

其中不乏《毛骗》《灵魂摆渡》《异物志》这样的精妙剧作。

甚至,在原创力枯竭的当下,有时但凡有三分的创意都能被吹成五分,自来水们会热情地回馈超出质量的热度。

院长之前写的《全资进组》就是这类代表。虽然讽刺力度拉满,但剧情纯纯由网络热词与娱乐圈梗堆起来,经不起推敲。

但观众是如此宽容,因为我们对好剧本实在是太!饥!渴!了!

那么,那些大制作们就不需要卷剧本了吗?

NONONO!

比如前阵子扑得轰轰烈烈的《七十吉祥》,大制作大流量,无数人买股的待爆剧。

早在播出之前,演员们的服装造型和cp营业我就已经看了八百集。

正片播出后,却发现喜闻乐见的欢喜冤家、平凡小仙人设又叒叕被改编成看腻了的战神与女王、陈腐的血统论……

最后,无聊透顶的剧本直接把这部剧送走。

整个播出期最好看的“戏”,是主创们被打击地接连“发疯”……

望内娱知道,这届观众被强行喂了无数X后,早就清醒啦——

流量已经失效,卷什么都不如卷剧本。

评论里跟院长聊聊:你最近爱上了哪些好看的小成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