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漫遊/潛入太平洋打造海洋牧場

海洋废弃物制成负碳排鱼礁,可扩大珊瑚礁群与海草的复育规模,改善海域栖地的环境。

【撰文/邱璟绫】

依山傍海的花莲,以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海洋观光活动吸引世界各地游客造访,在七星潭岸边慢行,与水下世界和珊瑚礁与鱼群相遇,让身心被浩瀚的海洋疗愈,湛蓝的海域总是带给旅人无限魅力与惊奇。

到花莲旅行,看海已成为旅途中的必访行程,位于国境之东的七星潭,山水相连,景色美不胜收,因为有着优美的弧形海湾,又被称为「月牙湾」,不仅可远眺清水断崖,还能在海潮声相伴下,醉心于广阔汪洋的翠绿与湛蓝。

为了守护美丽的海洋,东华大学能源科技中心与工研院携手研制新型态的生物碳鱼礁,不仅能解决海废问题,并达到海洋固碳的效果,还能成为珊瑚礁、鱼群的栖息地,在工研院进行腐蚀测试与水质检测后,可望与大自然紧密结合,成为复育海洋资源的生力军。

海废气化分解 为海洋朋友再造一个家

近年来,国人环境意识不断提升,净滩、净海行动蔚为热潮,如何妥善处置海洋废弃物,逐渐成为难解的问题。「海废清除后该怎么办?」东华大学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表示,海洋垃圾含有大量盐分,若直接进入焚化炉燃烧,容易短减设备寿命,经过团队不断探讨,终于在高温气化技术领域中得到解方。

「我们想了一个方法,将海废经过高温气化形成生物碳,经研磨后参杂至水泥基底,再制成人工鱼礁,若能将鱼礁顺利投入海洋,就能把碳封存在海床底下!」白益豪表示。因此东华大学团队与工研院合作,召集民间团体至七星潭,进行净海、净滩暨海废循环再利用活动,将搜集到的海废制成负碳排鱼礁。

由于传统水泥鱼礁生产过程中,每公斤鱼礁会产生0.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高温气化属于无氧技术,燃烧过程不会额外产生碳排放,因此,若将产生的生物碳混入水泥制成人工鱼礁,每公斤鱼礁反而能封存3.7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只抵销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这些固着在鱼礁内的生物碳,还能提供珊瑚成长过程所需的养分,帮助附着的珊瑚礁与海草稳定成长。

腐蚀检测技术 打造永续海洋环境

虽然高温气化技术,能在摄氏逾千度的高温下,将海废中的戴奥辛等有害物质分解重组,然而为了进一步确保负碳排鱼礁对海洋环境无害,白益豪将目前产出的鱼礁,部分送至东华大学屏东校区(海生馆旁)大洋养殖池进行可行性验证,另一部分则送往工研院进行腐蚀测试与水质检测,测试鱼礁的耐用性与安全性。

工研院量测技术发展中心组长谢卓帆解释,海水具有高腐蚀性,无论是盐分、酸碱质,甚至温度与湿度的变化,都可能改变物质状态。工研院以严苛的标准,将整颗鱼礁浸泡在深达1公尺以上的实验槽内,除了检测是否溶出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甚至透过调整参数,进行加速腐蚀测试。

「由于国内还没规范出人工藻(鱼)礁与燃碳技术所对应的测试标准,目前大家都是做中学,希望未来技术成熟后,能对接国际验证单位,让碳最后能回到海洋,进而复育渔场。」谢卓帆表示,投入这起公益行动后,陆续接到各大企业合作计划,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愿意一起维护海洋资源,令他深深感动。

完善海洋资源 成就观光经济

由于与工研院合作顺利,白益豪陆续和在地社区营造团队与赏鲸业者合作,透过净滩与净海搜集大量海漂物,使计划规模不断扩张。白益豪估计,待9月、10月间海象相对稳定时,便能将人工鱼礁投放至合适的海床,并扩大珊瑚礁群与海草的复育规模,以改善海域栖地的环境。

随着人工鱼礁迈入水质检测阶段,未来可望将海废从「生物坟场」再造为海底朋友的新家,白益豪表示,内心总有难以言喻的感动,「这段过程好像看见一道光,可以透过科技力量,去拯救无数小鱼的生命。」

在过度捕捞与海洋垃圾污染的双重打击下,台湾海洋渔业与观光产业一度陷入僵局,如今虽然透过高温气化技术,能积极且有效地解决海洋垃圾问题,但白益豪认为,要让海洋永远美丽,最根本还是必须从源头的垃圾分类与减量做起。

「复育后的珊瑚礁,能成为小鱼小虾的家,而丰沛的海洋资源,能让鲸豚驻足东部海域,带动近海旅游产业发展。」白益豪表示,他与许多在地团体合作,透过食鱼教育、环境教育等不同主题,和大众分享海废处理知识,期盼在未来能透过新型态的鱼礁,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海洋牧场,届时渔民不必冒着生命危险越界捕捞,而完善的海洋资源,还能带来丰富的观光效益,为了这项愿景,他与工研院持续携手合作,为四面环海的台湾,创造更和谐、更永续的海洋环境。

东华大学团队与工研院合作,召集民间团体至七星潭,进行净海、净滩暨海废循环再利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