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感冒切忌乱吃药 谨防过敏要人命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气候的无常变化,人们在这频繁的变幻中备受考验,感冒往往于此时趁机而入,导致人们出现发热、浑身酸软、流涕咽痛等不适症状。人们应对感冒挑战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人选择“硬扛”等待自愈,有人选择积极就医诊疗,也有人选择去药店购买感冒药自行服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自行吃感冒药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重者甚至可以致命,需要高度警惕。以下案例就是一次沉痛的教训:

今年夏天的某日,家住浦东祝桥镇的王老伯(化名)因感冒发热在家自行服药治疗,不料服药后不久突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属立即将其紧急送至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王老伯入院时神志不清、血压低至测不出、心跳停止、指末氧饱和度测不出,急诊医生第一时间询问病史后首先考虑药物过敏,立即给于抗过敏、抗休克等药物治疗,同时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可见喉头水肿,导致插管困难,于是立即转换为环甲膜穿刺,经过紧急开放气道后,王老伯指末氧饱和度较前明显改善,升至8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严重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状态,予以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纠正酸中毒、多次肾上腺素静推……在惊心动魄的19分钟抢救后,王老伯自主心率恢复,多巴胺静脉滴注下患者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而后转送至ICU进一步救治。通过急救和后期住院系统治疗,王老伯最终好转出院。但遗憾的是,此次过敏也导致了其脑功能严重受损,或将面临终生残疾。

王老伯平时身体挺好的,感冒吃个药怎么会过敏,而且还这么严重呢?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过敏性疾病,并且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正常情况下,物质通过呼吸、饮食、注射或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被识别为有用物质、无害物质和有害物质。对于有用物质(水、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人体会将其吸收再利用;无害物质可被分解成有用物质后被人体吸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将被自然排除;有害物质(病毒、细菌、某些有毒成分等)将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因此过敏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无直接关系,王老伯虽然平时身体健康,但是在感冒时,在无医师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自行服药治疗,一旦发生严重药物过敏,导致了休克或喉头水肿窒息极有可能导致死亡。

当今世界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生存环境也伴随之更加复杂化,人类的过敏相关症状也呈上升趋势,全世界约有20~40%的人口为过敏问题所困扰,过敏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疾病、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在庞杂的过敏性疾病中,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过敏性疾病相伴左右,即“治病”的药物也可能“致病”,这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绝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药物过敏。

什么是过敏?

过敏,又称为过敏反应,学名变态反应,是人的机体对于一些有用物质、无害物质、人体自身组织等,人体免疫系统错误识别为有害物质进行攻击的变态反应,导致人体正常组织出现损伤,即一种或多种致敏物质刺激导致的机体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等病理性免疫反应,而这些物质对大多数人是无害的。

过敏分为哪几类?什么样的过敏可能致命呢?

生活中的过敏原大体可分为四类:食源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和药物过敏原。

过敏是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根据免疫机制和反应时间的不同,临床一般将过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I型、Ⅱ型、Ⅲ型、Ⅳ型。

1、Ⅰ型过敏反应:有时也称作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指机体遇到抗原后的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刻发生的反应,在数小时后可能趋向缓解,常见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药物过敏、昆虫叮咬过敏等;

2、Ⅱ型过敏反应:即细胞毒性反应,当吸附于细胞上的抗原性药物或微生物,或细胞膜本身的抗原成分,与IgG或IgM抗体作用后,结合或不结合补体,使细胞溶解或被K细胞杀伤,或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引起机体病变,常见于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药物性溶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3、Ⅲ型过敏反应:即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应,当抗原进入体内,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大分子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小分子复合物可通过肾排出,而可溶性的中分子复合物却留下来,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而引起组织损伤。主要见于血管炎,包括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等;

4、Ⅳ型过敏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并非在接触抗原后立刻发生,而是要延迟24-72小时。致敏T细胞参与是本型反应的关键,它不需抗体参与,可见于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试验等。

其中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特征为迅速出现的潜在致死性的气道(A)、呼吸(B)或循环(C)疾病,常伴也可不伴皮肤粘膜改变 。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各异,其中以皮肤粘膜症状最为常见(> 90%),其次为呼吸与循环系统症状(> 50%)。食物、药物与膜翅目昆虫(如胡蜂等)毒液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为什么药物性过敏风险更大,感冒发热不能乱服药?

药物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疾病康复,然而,药物在发挥着疾病治疗作用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有害反应,又叫“药物不良反应”,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令患者和医生闻之头疼的 “药物过敏”问题。在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过敏约占40%。

药物过敏反应本质上是由明确免疫机制(药物特异性抗体或T细胞)介导的药物超敏反应(drug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DHRs),药物过敏属于B型药物不良反应,由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对按人类通常使用的剂量服用的药物产生的剂量无关、不可预测、有害和意外的反应,而A型药物不良反应大多与长期用药或者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关,其反应和用药剂量有关并且是可以预料的,又叫药物副作用。

药物过敏覆盖了过敏反应的四大类,也就是说药物过敏反应能引起I~IV型的全部免疫反应。药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可累及皮肤(皮疹、瘙痒)、呼吸系统(呼吸困难、憋气)、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血液系统(血细胞减少)、心血管系统(血压降低),也能引起患者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其中最快发生的是I型免疫反应导致的药物过敏,常常在服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左右即开始出现症状,这其中就包含了药物过敏最严重的表现之一:过敏性休克。所以在使用一些易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时,需要密切注意短时间内(特别是用药后1~6小时内)是否出现相关过敏症状,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常见的过敏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造影剂(碘普罗胺、碘克沙醇等)。而青霉素是国内报道的较为常见的致敏药物,其他的常见过敏药物包括磺胺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从现代医学角度上来说,药物过敏的机制仍然十分复杂,识别也较为困难。现今一般使用的诊断手段主要有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斑贴试验、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激发试验等,我们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后进行相关检测。

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1、 常规且首要的做法是:立即停用怀疑过敏的药物,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2、 尽量避免使用或者再次使用曾经过敏的药物。在权衡利弊后不得不使用情况下,建议在医疗机构密切监测下使用,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激素)进行预处理,尽可能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同时准备好抢救措施。

3、 对确诊或者关联性比较强的过敏药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为患者建立药物过敏反应档案,并进行相关告知。

4、 生活中切勿盲目自行服药,如需自行购买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遵医嘱服药,并且密切观察,若出现过敏反应,不论起始症状如何,均应及时就医处理。

药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在医学上仍然有着很多挑战,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应对药物过敏。在发现可疑过敏药物时,寻求专业领域的医生(如变态反应科、皮肤科等)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