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创推动全球最初生物基苯胺试产

科思创正推动一项独特制程,首次使用生物质原料代替石油来生产化工原料苯胺。图/科思创提供

德商科思创正推动一项独特制程,首次使用生物质原料代替石油来生产化工原料苯胺,已在其位于利物库森的试验厂启动生产,起初将先在该厂试产大量的生物基苯胺,待新制程技术开发完成后,进入工业规模。塑胶产业中,苯胺主要用于生产MDI,而MDI则是保温隔热泡棉的关键原料之一,这类泡棉可为建筑节能、减少碳足迹。

出席开幕典礼的有德国北威邦副总理Mona Neubaur,以及马克斯·普朗克化学能量转换研究所所长Walter Leitner教授。他们与科思创技术长戴思腾博士一同讨论了生物基原料对未来永续化学工业的重要性。

戴思腾博士解释这种基本化学物质的重要性,苯胺是用于隔热建筑、冰箱的泡棉材料的关键原料之一,直至目前,苯胺是由化石原料,例如原油制造的。透过这项新制程,「我们正在协助打造一个有更低碳足迹的循环经济,我非常骄傲我们现在成功地跨足到下一个技术水平」。

科思创与其科学界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这项制程,并已经斩获许多奖项。与传统技术相比,这项制程明显降低了苯胺的碳足迹。科思创在利物库森化学园区的试验厂投资高达七位数字。

同时也是北威邦经济事务、工业、气候保护及能源部长的Mona Neubaur强调,北威邦的永续创新正对德国的化工基地转型带来决定性的贡献。生物基苯胺全球首座试验厂就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为让这个产业继续朝着循环经济和气候中和的方向发展,首要是确保计划和投资的稳定性。「作为州政府,我们正致力使北威邦保持其商业据点的吸引力,成为欧洲第一个气候中和的工业区」。

此计划也明确展现了工业生技(White biotechonology)对塑料生产的潜在贡献,新的制程以一种特制微生物,在比传统制程更为环保的条件下,协助从植物中提取的工业糖,并透过发酵转化为中间产物。接着将中间产物进行化学催化,最终制成百分之百基于植物碳的苯胺。

德国政府将继续资助生物基苯胺的研究。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正在资助科思创与合作伙伴的后续项目「Bio4PURDemo」,该项目于2022年3月启动,预计持续到2025年,包括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与CAT催化中心、斯图加特大学,以及位于那里的技转计划在内,都参与了这个项目。

全球目前生产约600万吨苯胺,产量平均每年成长约3到5个百分比,而科思创的年产能占超过100万吨,是供应苯胺的领导厂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