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治療落髮新希望!外泌體在皮膚科的4大應用 醫師解析原理

情境示意图。图/Ingimage

1983年,《细胞生物学期刊》与《细胞》发表的两篇论文,揭开了「细胞外囊泡」的存在,1987年,加拿大科学家强斯顿(Rose Johnstone)正式命名为外泌体(exosome)。2013年,三位科学家因研究细胞外囊泡的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使外泌体跃升为医疗领域的新星。

外泌体含有蛋白质、脂质,也含有各种促使伤口愈合与皮肤保护的分子,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抗发炎,并保护皮肤免受环境压力。外泌体中所含有的microRNA(简称miRNA),也被证实是基因调控的重要因子,特别是源自干细胞的外泌体,更是具有调控生长的作用。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简称MSC) 释放出来的外泌体,则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细胞沟通、抗发炎与免疫调节等功能,于是近年来,陆续有相关产品问世,其中皮肤相关产品为大宗。到底外泌体对皮肤有哪些帮助呢?

促进伤口愈合

2024年《国际生物学》期刊提到,外泌体在临床治疗上,已经确定能促进伤口愈合、抵抗皮肤老化,并帮助治疗疤痕;在治疗发炎性皮肤病(例如脂漏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和自体免疫性皮肤病(例如红斑性狼疮),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仍处于临床前的试验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疗效。当皮肤有伤口时,身体第一时间会进行凝血,然后开始发炎,最后就是伤口愈合。如果伤口一直处于发炎状态,就无法进入愈合再生,因此在伤口初期就进行外泌体介入,除了能帮助伤口尽快结束免疫反应,进入修复再生时期,也能引导周围组织再生,如果伤口深及真皮层时,还能促进血管增生,帮助伤口复原。

为确认外泌体对伤口的作用,星诚细胞生医以常见的皮秒雷射手术进行了小规模的测试。如果在蜂巢透镜的模式下施打皮秒雷射,皮肤真皮层会产生微观空泡,这些微小损伤区域会启动皮肤修复机制,促使纤维细胞增生,并促进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的生成,进而改善细纹、毛孔粗大和肤质不均等问题。蜂巢透镜在不影响角质层完整性的前提下,可透过光机械震波效应来破坏表皮结构,进而增强皮肤对外来物质的吸收能力,也借此增强外泌体的经皮吸收作用。

受试者经过皮秒雷射手术后,一边涂抹外泌体,另一边则无,经过20分钟与60分钟后,利用玩美系列app进行测试。玩美系列app是结合人工智能与扩增实境技术的手机软体,该软体对比VISIA肌肤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后,让使用者可透过手机照相,就能初步侦测皮肤状况。星诚细胞生医使用专利间质干细胞培养技术,采用3A.GPT全自动化制程,确保每毫升含有超过2000亿颗外泌体,达到稳定的高浓度与高纯度品质。除了考虑细胞培养制程,在挑选外泌体时,也建议选择具公正第三方大型检验认证的公司,星诚细胞生医拥有台大医院医学研究部、台美检验、图尔思生技等检验认证,并与双和医院、台中荣民总医院合作,累积临床数据。

防止皮肤老化

皮肤老化会导致皱纹、细纹、下垂和色素沉淀,是人们老化最明显的特征,人们想尽各种方法就是要避免皮肤衰老。外泌体目前已经证实可以帮助胶原蛋白再生,而胶原蛋白流失正是皮肤产生皱纹与细纹的主因,透过促进胶原蛋白增生,就能有效减少细纹,也能增加皮肤弹性。除此之外,外泌体可以调控细胞作用,抑制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也就能减缓色素沉淀。发炎反应也会促使黑色素的分泌,而外泌体能对抗发炎,减轻皮肤的发炎反应,也能减少黑色素的沉淀。

外泌体也被发现可以抗氧化,而体内的氧化压力是老化的因素之一,如果可以增加皮肤的抗氧化能力,自然也能防止皮肤老化,同时也有可能让身体因氧化压力下降,提升整体活力与精神状态。

治疗落发的新希望

除了皮肤老化,落发是另一个困扰现代人的问题,而外泌体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人体毛发有一定的生长规律,可以大致区分为生长期、衰退期与休止期。生长期是毛发生长的高峰,毛发生长迅速,而且不易拔落;当毛发进入衰退期时,就会开始脱落,等到休止期时,毛囊会暂时不生长毛发。在正常状况下,大约有85-90% 的头皮毛发处于生长期、1-2%处于衰退期、10-15%处于休止期。在分子研究中发现,Wnt/β-catenin讯息路径受到抑制会造成落发,而外泌体可活化这条讯息路径,让毛囊活化,促使毛发生长。在动物实验则发现,给予外泌体有助于改善老鼠的落发,促使毛发增生。

2023年,在《美容皮肤学期刊》(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发表的一项小规模测试研究,针对39位雄性秃患者以外泌体涂抹,结果这些受试者的头发密度与厚度都明显增加。虽然目前关于落发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外泌体可能是治疗落发的另外一种选择。(整理/林又旻)

科学绘图/江匀楷

【本文以介绍医疗新知与卫教宣导为目的,疗程效果与方式等,需以医师亲自说明为准。】

【医师解惑】

疑惑1:糖尿病伤口也能用外泌体介入治疗吗?

糖尿病患经常因为伤口无法愈合,导致蜂窝性组织炎,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甚至死亡。由于外泌体在伤口治疗上已有一定成效,因此研究者试图使用外泌体对糖尿病患的伤口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外泌体可影响伤口附近的巨噬细胞,进而影响伤口状况。

巨噬细胞可以区分为M1与M2型态,当巨噬细胞处于M1时,会呼唤更多的免疫细胞与发炎因子,让伤口持续发炎;一旦巨噬细胞转换成M2型态后,反而会促使伤口愈合,而外泌体可以帮助伤口附近的巨噬细胞转换成M2型态,就有机会帮助伤口复原。

目前在国外已有许多利用外泌体治疗糖尿病伤口的研究进行中,虽然目前大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现阶段所展现的效果,让人寄予厚望。

疑惑2:植物外泌体对皮肤也有作用吗?

严格来说,植物的外泌体并不能称为外泌体,而是植物类外泌体颗粒(plant-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简称PELNs)。因为植物有细胞壁,所以相关的机制跟生物体内的外泌体作用不同,并不能以外泌体来称呼。

虽然PELNs与动物外泌体在大小与结构上相似,且有跨物种影响的潜力,但两者的分子组成与作用机制仍有所不同。

研究发现,PELNs含有丰富的植物miRNA、蛋白质、脂质与多糖,可透过不同的路径,产生生物活性效应。

疑惑3:涂抹外泌体真的能被身体吸收吗?

根据现行法规,外泌体仅能外用,无法施打于人体中。但透过涂抹的外泌体真的有用吗?首先要知道,经皮给药目前医学界常用的方法,优点是容易使用、减少副作用,并且病患容易执行。但是在经皮给药过程中,药物需要穿透表皮屏障并被皮肤吸收,从皮肤表面向内层,药物浓度自然会逐步减少。

有些学者认为,外泌体属于小分子,直径介于30至150奈米之间,能够穿透皮肤屏障,作用于皮肤深层;但是也有学者怀疑,外泌体的作用深度会受到角质层和紧密连接结构而有所限制。

在临床上,运用不同技术可增强外泌体经皮吸收,像是伤口、皮肤老化、除皱、美白等,外泌体有机会透过涂抹来改善皮肤状况,特别是在伤口上,因为伤口并没有表皮屏障,外泌体自然能够直接作用于其中,改善伤口的微环境,有效协助伤口治疗。

摄影/翁挺耀

星诚细胞生医公司

本单元获星诚细胞生医公司赞助。由《科学人》团队独立采访撰稿。

(本文出自2025.02.26《科学人》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