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杂志/儿童农作 春耕体验小游记

文/KIDS 亲子时尚品味志Photography_GPEditor_Zoe Yu

前言:立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当中一年的开始,这天之后就代表着春天飘然而至,是农民们耕种播种的好时机。于是带着满心期盼与兴奋,我们一同参与了高雄美浓区福安国全校师生的春耕过程

土地而来的感谢心

一大早,薄雾中的金黄色阳光悠闲地洒落在高雄工业区的高耸烟囱,车窗外快速后退的景致,突然进入完全不同氛围的乡间道路,沿途上皆是沾满鲜艳色彩的花田和一望无际的翠绿,沿着马路的只有各类亲民商店和著名的板条小吃店,远处有着宛如桂林山水般的景致,耸立的山壁被阳光减去了几分尖锐,反倒落得水墨画般的意境。

美浓是一块拥有浓郁客家文化的特色农镇,在等待全校小朋友到齐整队的过程里,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以客家话孩子对话,校长带领着大家完成客家人的祭拜仪式后,全校101位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便开始进行立春插秧的难得体验。现代人的食欲,占据了生活中极大比例的饮食享受,可惜我们却从未有机会思考人和土地的关系,其实比我们想像中的还亲近许多,想想我们每天中午打开的便当,里面的每粒米饭和菜叶,都是从某片土地而来。

福安国小的孩子们则比我们幸运,在前任校长七年前特意推广下,才让大部份的学生能直接体验耕种乐趣,了解「食」与「农」的深厚关连,经过和土地长时间的接触,了解到吃下肚子里的各种食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人亲土亲之后,有天突然也懂得对这片土地说声感谢。就这样在老师一声令下后,同学们把鞋子脱了摆整齐,再把裤管卷到膝盖上,赤着双脚噗通噗通地往水田里前进!

六年前,学校刚好有个机缘租下这块田地,所以现在六年级的孩子,是从一年级就下田体验插秧了,做起来也显得得心应手。「每年立春插秧的传统,收成时大概是六月初,会依照天气慢慢判断稻米熟成的情况,所以没有固定时间」萧校长很细心地为我们讲解着,「六月时也是让全校下田收割,收割前同样会祭拜田头伯公,感谢祂的庇佑让孩子们能有如此丰盛的收成。」想像着学生们拿着镰刀,在金黄色的田里收割就觉得可爱,「让孩子们割个一两把稻米,剩下的像插秧时一样交给农具机器。」

最具祝福的毕业礼物

六月收割的时间,恰巧还能赶上孩子的毕业典礼,于是老师们总会细心地提前一到两个礼拜的时间完成收割,因为还要看天气进行烘干、碾成米等步骤,然后每年老师们都会送孩子一包一斤装大小的米,当作毕业典礼礼物,顺便告诉孩子,他们的毕业礼物都是辛苦耕种后得到的成果。

虽然有的时候,也会遇到老天不赏脸。「上一季稻米开始结穗时,遇到下大雨,孩子们就看到很多枯死的稻米在田里,刚好让孩子体会到,有时候我们辛勤地工作,或许今年可以很丰收,可能明年就会不小心歉收。」萧校长豁然地表示,「让孩子体验大自然和人类是如何息息相关,会比较注意到天气、自然变化细节,天气一变化,不仅我们人会感觉到很热或是很冷,其实植物和我们一样,也会有同样感受。」

自给自足的耕种体验,是否为孩子带来那方面的改变?「比较明显的是对于食物的敏感度,对食物新鲜度变得很要求,毕业的学生到了国中后,用餐其实不太适应,一直说国小的食物比较好吃。」虽然只是个生活细节的变化,何尝不是土地带给我们的新感受。

有机稻米

福安国小对稻田是采用有机耕种的方式,插秧之后从不会喷洒农药、化学肥料,顶多撒点有机肥料也不除草。除了定期放水、引水等步骤,也很少需要人力额外进行照顾。夏天收割后,秋天学校会在稻田里撒上青皮豆,当作菜园的有机肥料,其他面积可以撒上其他菜叶种子,有收成就食用,没有收成也可以当作肥料。

生长过程中,有些老师会根据课程需要,带孩子们去田里观察生物、动物、昆虫等,让孩子观察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耕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原来从事农业也有一个善待土地方式的概念。美浓的学生家长大多以传统方式务农,也希望放颗种子在孩子脑海里,期待美浓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轻松转型成精致农业,摆脱传统农业耗费人力与时间的方法

有机菜园

秋天的时节到了!老师们就会带领班上同学决定要耕种什么!五行大小的菜园,依照全校小朋友的年级区分,例如幼稚园和一年级小朋友负责半行,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各照顾一行,其他就是高年级的孩子负责。并且这么大的菜园一次收成,就能提供福安国小当天全校营养午餐份量

玉米比较特别,是老师带领着幼稚园和一年级的孩子一起育苗,一同把小种子放在穴盘和培养土里,一格放一颗开始培养发芽,然后移植到土内耕种,光是他们育出来的苗,就足够供给全校师生一起食用!还多到可以让全校小朋友当成下午点心,或中午的玉米排骨汤

看看这片菜园,就知道其实农业耕种并不像传统印象中,要弄得全身脏兮兮的,是可以结合科技用些抑草席,就不用一天到晚喷除草剂或拔草,也可以运用装置水管方法,只要水管一开就可以马上供水,不像以前的农夫需要一颗颗浇水,甚至只要一个人就能管理整个菜园,对人力来说也节省许多。这些幸运的孩子,真的不像我们想像中那样辛苦!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KIDS》三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