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人工增雨 最高纪录1年上百次

每逢干旱时,「人造雨」一词就会浮现,水利署副署长王艺峰说明,由于人不可能造雨,利用科学方式求雨只是「催化」动作,所以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推动应正名为「人工增雨」,较贴近事实。

王艺峰表示,有云不代表一定会降雨,人工增雨是透过将催化剂加进云中,使原本自然降雨的量再增加的「种云」动作,可分为从空中或在地面上施作。

他说,云内温度低于摄氏0度,称为冷云,可透过洒下人工冰晶或碘化银催化剂方式,增加降雨量;若是云内温度高于摄氏0度者,则为暖云,云中存在许多细小水滴,只要喷洒大量小水滴,即可激发降雨过程。

王艺峰提到,台湾旱象发生频率周期,通常约为北部10年、南部5至8年,且每年的11月到隔年4月底为枯水期,缺水问题不时浮现,早年起就开始执行人工增雨,后来随着科技进步,水利署也启动水情监测作业及调控,以降低缺水风险。

但人工增雨也不见得都会成功,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林博雄指出,人类并无呼风唤雨、改造天气的本领,必须要找对的时间,也就是即将快要下雨的天气进行科学触发才行,但也只能针对1、2朵云的范围进行,所以也不需忧心人工增雨反造成水患问题。

林博雄表示,早期多利用碘化银作为催化剂,但其内含银的金属成份,若使用量多则不理想,因此自98年起就建议水利署改换用氯化钾及氯化钙替换使用。

此外,空中人工增雨又较地面施作为佳,林博雄说,前者施作1次约要价新台币30万元,后者单次则不到1万元,但效果也差很多,若以换算水价来看,仍旧相当值得,但因飞机调派及航务上的实务困难较多,所以通常用在较紧急时机。

他指出,空中人工增雨最早可追溯自40年起,当年就进行22架次的作业;随后又以69年夏季的109架次创下高纪录,研判为政策因素影响较多;80年有8架次、91年有24架次、100年为2架次;104年严重旱灾则启动24次空中人工造雨。

有别国内环境差异,林博雄举例说,像是美国加州就利用冬季在高山进行人工造雪,等到春天气温回暖,冰雪就会融化为水,但台湾除气温因素外,春夏有梅雨及台风雨量,所以不需施行此法。10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