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位七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决定拜他为师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当时百家争鸣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学识,使得众多弟子拜在他的门下,从而让儒家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他也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但你知道吗?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却从未停下过求知的脚步,始终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他认为智慧不应被年龄所界定,故而提倡“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学理念。

在孔子当时周游列国时,他就向一个七岁的孩子拜师,以身作则的践行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时孔子带着弟子来到了莒国游学,途经一个小村庄时,偶遇一群小男孩在路上玩耍。其中一位名叫项橐,年仅七岁。

因为道路比较狭窄,其他的小朋友见到路上有人,便主动的站在道路两旁让孔子等人通行,唯独这个项橐没有动容,站定不让。孔子见状十分好奇,便上前出声询问:“小朋友,为何不让我们过去?”

项橐回答:“自古车马遇城绕行,城不动,人应让。”

原来这群小孩原先是在路上玩建城的游戏,所以项橐才会如此回答。

孔子向来是一位博学之士,学识渊博,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知识而轻视他人。在面对项橐的回答,孔子没有感到羞耻或者自负,反而表现出极大的敬意。

孔子见状便想再次试探项橐的智慧,于是约定两人互相出题答题,若是答不上便拜对方为师。

在得到项橐的答应后,孔子率先出题:“人在世上,依靠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能养育生灵。那么,天上星星几何,地上五谷又有多少呢?”

项橐不慌不忙地回答:“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但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蕴含了宇宙的广阔和人类知识的有限。孔子深感惊讶,未曾想到一个如此年幼的孩子竟能如此透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项橐反问孔子:“人的身体比天地小得多,眼睛上的眉毛比星星少,您可知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呢?”

孔子一时语塞,良久便随口答道:“星星多得数不清,眉毛也多的数不清。”

项橐却毫不留情地反问:“如果你不能清楚数出天上的星星,自己的眉毛,那你怎么能说它们很多?你连数都数不清,怎能自信地知道它们多呢?”

孔子听到这番话,心头一震。他顿时意识到,这个小孩不仅问得有理,甚至比许多成年人还要理智和深刻。

项橐见状接着出题:“我且问你,这世上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还是未能回答。

项橐告诉他:“井水无鱼,萤火无烟,枯树无叶,雪花无枝。”

孔子一想,确是如此,因此面对机智与智慧并存的小项橐,内心极为佩服的他,决定拜他为师。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弟子们无不惊讶,他们从未见过老师如此敬重一位年幼的孩子。而孔子却说,智慧并不受年龄的限制,真正的智慧在于对万物的深刻理解与对道理的敏锐洞察,因此他甘愿拜这位小先生为师。

孔子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谦逊和求知的同时,也向弟子上了一课,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见解,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虚心和求知的精神,便是孔子伟大的内在品质之一。

而面对孔子的拜师,项橐轻轻一笑,并没有因为孔子的谦虚而感到得意。相反他回答道:“老师,您的谦逊让我钦佩。我虽然年幼,但愿意与你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孔子和项橐的这段故事,后世《三字经》中就有记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不仅是对孔子谦逊和求知精神的赞美,更是对智慧和品德的敬畏。

只是项橐的聪慧和机智,赢得了孔子的尊敬的同时,也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注意。当时莒国是个小国,莒国竟然有这么一位神童的消息,也引来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各国国君想方设法的招揽项橐。

项橐年纪虽小,但品质很高,拒绝了所有国家的招揽,决心留在自己的母国,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12岁时被齐国国君派人给杀害,成了不少人心中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