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河畔山楂红了!陆开发大西部优化供水布局为农业经济插上「翅膀」
陆开发大西部优化供水布局苦水河畔的山楂红了。图为村民董银华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家店乡坪合村自家院内。(新华社)
陆开发大西部优化供水布局苦水河畔的山楂红了。图为甘肃省定西市常家河镇「山楂小镇」山楂园。(新华社)
新华社报导,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表示,近年来甘肃省采取「建大、并中、减小」方式,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布局。截至2023年底,甘肃建成运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372处,分散供水工程16.69万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达91%和64%,均高于大陆全国平均水准。如今,苦水河畔人心「甜」了,黄土地上山楂红了,日子越发红火。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家店乡坪合村,一条黄褐色峡谷河道沿着村边蜿蜒而过,当地人称苦水河。
长期以来,村民依苦水河而居。「河水盐度很高,又咸又苦!喝多了就会拉肚子。」村民张芳琴回忆说,以往各家各户都会打水窖存水,盼望着多下雨,解决人畜吃水。
「多少代人用肩膀从三四公里外挑水来用。」72岁村民董银华说,过去水太缺了,村民舍不得喝挑回来的水,通常将干净的水与河水掺在一起饮用。「平时几乎洗不上澡,就算有点水,也要小心翼翼地用毛巾沾水擦身体。」他回忆说。
通渭县是甘肃18个干旱县之一,境内干旱少雨,水资源极缺,人均占有量不足大陆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1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未实施前,通渭县群众主要通过山泉水和水窖水解决饮水问题。
通渭县委书记邵鹏指出,从2005年开始,通渭县先后实施了总投资11.62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引洮一期陇通农村供水工程和引洮二期配套通渭县城乡供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水厂3座,各类调蓄减压池725座,总容积166.3万立方米,提水加压泵站15座,敷设各类供水管网8080公里,全县行政村、自然村通水率均达100%、户通水率达99.9%。
随着系列措施逐步实施,全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在坪合村,家家都通了自来水,水龙头水压大而稳。各家农耕用水和牲畜用水也非常充足。
近几年饮水安全工程成效显著,一系列改善民生用水重要举措,不仅解决日常用水问题,也为当地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大透明温室中,有缠满藤蔓绿葡萄,还有鲜红小辣椒。
苦水河旁常家河镇的「山楂小镇」,如今充足的水资源,为农业经济插上「翅膀」。
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海增指出,小镇建立了太阳能产业园和万亩山楂示范园,以木耳采摘、山楂等农特产品加工为主,建设现代太阳能大棚84座,山楂年切片加工能力达10万吨,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93.1万人次,总收入超7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