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类鼻疽再增4死!风灾后累积47例本土「史上最高」
▲疾管署疫情周报,副署长罗一钧说明。(资料照/疾管署提供)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凯米台风过后本土类鼻疽大爆发!疾病管制署今(20)日公布最新统计,上周国内确认17起本土类鼻疽病例,另有4起死亡个案,灾后已累计47例本土类鼻疽,超过2005年海棠及泰利台风后确诊42例的纪录,成为史上最高。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目前类鼻疽疫情已经下降,但考量潜伏期,预计到月底前都还是要注意新增个案。
疾病管制署今日公布国内上周新增17例本土类鼻疽病例,依据监测资料显示,今年国内已累计54例本土类鼻疽确定病例,为2006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47例为凯米台风后确诊个案,居住地分布为高雄市35例、台南市6例、台中市3例、屏东县2例、嘉义县1例,其中7例死亡。
疾管署表示,上周新增个案分别为高雄市12例、台南市及屏东县各2例、台中市1例,年龄介于 50多岁至80多岁,发病日介于7月25日至8月14日,其中14例具有慢性病史,6例有污水、土壤等相关环境暴露史。
目前15例个案均在住院中,其中1例于加护病房治疗。另新增4例死亡个案(2例为8月13日已公布个案),年龄介于 50多岁至70多岁,均具慢性病史,其中1例有污水、土壤等相关环境暴露史,因自身潜在疾病或类鼻疽并发肺炎死亡。
疾管署说明,引起类鼻疽的类鼻疽杆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主要由皮肤伤口接触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传染,而台风后因强风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类鼻疽杆菌暴露于地面并更易传播,且常为吸入性感染,造成台风后一个月内确诊个案增加。
类鼻疽潜伏期通常为2至4周,上周新增本土病例数17例已较前一周新增19例减少,惟预计至8月底仍会出现个案。
提醒民众类鼻疽常见病征包括发烧、头痛、局部肿痛、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结肿大,可导致皮肤脓肿、肺炎、脑炎、败血症,需尽速以适当抗生素治疗,请留意自身健康状况,有疑似症状尽速就医治疗,同时吁请医师提高警觉,注意类鼻疽疑似个案之通报与诊治。
疾管署强调,台风过后为类鼻疽疫情高峰,民众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皮肤、伤口直接接触或吸入受污染尘土、土壤及污水,降低感染机会。
如出现疑似症状时,尤其高风险族群,应尽速就医并告知污水、污泥相关暴露史,以及早诊断获得妥善治疗;医师诊疗遇有疑似个案,应尽速评估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于24小时内通报及采检送验,以利卫生单位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