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岛首现2株「活化石」笔筒树 身世年龄是谜
福建福州植物研究专家近日在琅岐岛发现「笔筒树」身影。专家称,这是在琅岐岛首次发现笔筒树,既填补了闽江口岛屿上该树种分布的空白;又对研究中国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有一定意义。
《东南网》报导,远看像棵巨大「蕨菜」的蕨类植「笔筒树」,早在3亿6千年前就生长在了地球上。它被称为「活化石」,为大陆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今年夏天上海辰山植物园陈彬博士(福州人)回闽,对福建省海岛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时,首次在琅岐岛发现大陆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笔筒树」。这让福建师大植物学副教授陈炳华与朋友李建民两位「植物迷」产生了极大兴趣,近日专程开车前往琅岐岛寻找笔筒树。
陈炳华介绍,笔筒树在中国,主要产于台湾省。1982年在厦门大学自来水池附近的山沟发现一株,这是中国大陆的首次记录。当时引发了很大轰动。
在2009至2010年间,先后在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和沙埔镇,霞浦县溪南镇长兴村,平潭等地,发现该物种。每一次这些「活化石」的被发现,均引起了相关学术界的关注。
在小山坡上,看到笔筒树的第一眼,这两个大男人声称,他们都被惊艳到了。「笔筒树,系桫椤科白桫椤属,为侏罗纪时期孑遗大型树蕨类植物,其树形美丽,高大挺拔,绿色树冠,映衬在蓝天之下,犹如展开的巨大鸟翼。」陈炳华仿佛又在自己的脑海里,幻想起了侏罗纪时代的笔筒树丛林。
美妙的想像闪过脑海之后,陈炳华开始了专业记录。他介绍,在琅岐岛发现的笔筒树共有2株,长势良好。它们株高分别约为2.2m与1.8m,胸径18.2cm与15.6cm。在它们的伴生植物中,乔木层有台湾相思树、朴树、鹅掌柴和盐肤木等;灌木层有白簕和天仙果等;草本层有水蔗草、五节芒、石蒜、竹叶草、野茼蒿、地桃花、蓖麻、白花鬼针草等;层间还有野葛、葎草、络石和薜荔等植物。
「保护它们,就要保护好它们的原生态环境。」陈炳华认真记录下了这两棵「活化石」的生存环境。他说,希望这个新发现,可以引起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但同时也希望不要有太多不懂得保护它们的人,去打扰它们。」这是陈炳华分享这个消息的初衷。
陈炳华称,他们在琅岐岛记录到的野生笔筒树,填补了闽江口岛屿中该树种分布的空白。笔筒树在福建沿海县市的被发现,对研究中国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也有一定意义。
在四亿年前,种子植物尚未出现,蕨类曾经是陆生植物的主角。蕨类植物体内比苔藓类植物多了维管束,来协助运输水分并支撑植物体,因此蕨类能够长得较为高大,当时森林的林冠层以及底层,都由蕨类植物占据。
到了2亿年前,种子植物出现,蕨类的竞争力不如种子植物,逐渐退居森林底部。高大的树状蕨类,只剩桫椤这一科,我们也只能从仅存的这些树蕨,想像四亿年前的风貌。
现代的笔筒树跟侏罗纪时代的笔筒树,构造上相差不太多,因此专家称它为孑遗植物,意思是从古老年代遗留下来的植物。笔筒树叶子背面长满一排排的点点,像是生病了,但那不是「病」,那些「点点」都是蕨类植物的孩子「孢子」。没有花、果实、种子的笔筒树,就是靠这种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这次在琅岐岛新发现的两棵笔筒树,它们又从何而来,今年有多大了呢?陈炳华表示无解。他说,笔筒树作为野生树蕨,它从孢子长出小苗,到被人发现,这个过程要花多长时间,目前都还不知道。「因为它不可以人工种植,成长过程无法被观察和记录,所以无法根据它们的外形来判断它们的树龄。」陈炳华说。
至于,这两棵笔筒树为何会出现在琅岐岛,陈炳华也只能给出他的两种推测:一是,很早前这个地方就有笔筒树,还有孢子存活了下来,遇到适于生长的环境,又重新发芽,长出了大树;或者,风从别处带来了孢子,于是就在这里长出了笔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