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台湾做得出「琅琊榜」吗?
▲《琅琊榜》拍摄考究,画面唯美,成为台湾街头巷尾的新鲜话题。(图/翻摄《琅琊榜》微博)
台湾大选副总统辩论时,靖王意外成为话题;农历年九天连假,许多朋友每天在电视机前等待大陆连续剧「琅琊榜」连播。一时之间,「琅琊榜」成为台湾街头巷尾的新鲜话题。
作为文化现象,「琅琊榜」至少有三个面向值得观察。首先是内容题材:中国独有的武侠文学有三大传承─奇幻、悬疑、与历史。过去金庸以深刻的文化素养,在大历史背景上铺陈奇诡的情节与深刻的人性,作品文学成就最高,更因雅俗共赏一再翻拍成影视作品。「琅琊榜」具有类似金庸作品的奇诡与深刻,又比康熙雍正多了些江湖、比甄嬛心计多了些家国、比三国西游多了些现代诠释,加总起来使本剧能够吸引多样的观众群,拥有一如金庸作品的延展性。
其次是制作水准:过去唯有强势文化能向弱势文化输出影视产品,故大者恒大、强者益强,以致有识者常批判美国的文化霸权或好莱坞的文化入侵。但过去十几年这个铁律已经打破,无论是日本大河剧或韩国历史剧,好的电视作品轻易越过国界进入他国家庭的客厅。亚洲的观众在精致的制作与动人的人物故事吸引下,成为真正的跨文化观众;亚洲市场,也正式进入跨国竞争的大联盟时代。
「琅琊榜」自2011年开始筹划,2013年服饰道具场景组开始前制作业,2014年2月在横店秦王宫景区开始拍摄,运用大量实景搭建,同年6月完成全部拍摄,进入长达年余的后期制作。这样的期程远长于传统电视剧,而更接近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最终成品情节扣人心弦,角色人物引起共鸣,衣饰器物场景考究,具有进入亚洲大联盟赛的条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说架空历史,但电视剧系以魏晋南北朝作为主要参照,其中场景、道具、演员造型与日本的历史剧相似度高,只要配上日语发音,可以轻易越过文化差异;目前已经确定会在日本播出。
最后是产业整合:「琅琊榜」为山东影视传媒出品,说明大陆影视产业的跃升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受到广电总局去年新出台「一剧两星」政策的影响,「琅琊榜」电视首播仅有北京卫视及东方卫视两家卫星频道,2015年9月19日第一集的收视率分别为同时段排名第九与第十。但琅琊榜本为畅销网络小说,原作者海晏担任本剧编剧,与原着精神及人物极为吻合,又有爱奇艺、优酷、与乐视的网播持续加温,至十月初该剧已稳坐同时段收视的第一名。互联网的热播在两岸打响名号,使引进台湾的华视也享受了多年来最好的收视成绩。
回顾大陆这几年来,红火的网络小说改编为网络剧的尝试不少,如爱奇艺的盗墓笔记系列,但在「琅琊榜」之前没有一部能像美国NetFlix的House of Cards一样成功。其实小说与电视剧不同,前者仅需铺陈故事情节、人物感情,后者成功的关键的还包括选角、编导、制作、投资、与排播。「琅琊榜」在网络上被称为「中国版基督山伯爵」,早已获得网民的喜爱,具有成功的前提条件。但若没有老牌制片人侯鸿亮与名导演孔笙操盘、让人「在乎」的胡歌、王凯、黄维德、刘涛等卡司、考究华丽的南梁衣饰场景、以及绵长细腻的后期制作,恐怕也很难跨越大陆卫星电视与网络串流直播政策的转弯期,成为新秩序下的新标竿。
从「还珠格格」到「琅琊榜」,两岸的影视产业消长极为明显。台湾有创新的人才、灵动的制作团队、高度国际化的影视消费观众,具备先驱市场的条件;大陆有完整的产业链接、强大的财务支撑、庞大且可分众的收视群体,具有规模市场的优势。看完「琅琊榜」之后,让人不禁要问,在华文影视音发展中曾经独领风骚的台湾,如何才能突破音乐的韩流与戏剧的华潮,再度成为二十一世纪亚洲大联盟赛的竞争强手?
●作者雷倩,台大外文系毕、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博士,东森电视公司董事、国票金控独立董事。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