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消耗戰累死三軍 總統仍要硬碰硬?

海军有意采购美军LCS近岸战斗舰,虽因成本过高而取消计划,但此举暴露的危机,是中共持续对我方实施消耗战之下,国军的人力与物力,都已处于高度紧绷,更不可能持续配合加码。

蔡政府海上建军最大成就,当属潜舰海鲲号,中大型主战舰却近乎交白卷:自制「小神盾」巡防舰的震海专案一拖再拖,军方性能要求与实际技术能力,始终落差巨大,最后全案改弦易辙,表面上金额期程不变,实则根本另起炉灶,造的是另一种军舰。

国军近年建军遵奉不对称原则,以海军而言,优先生产沱江级巡逻舰与岸置飞弹。这些武器的确较难被摧毁、反击能量强大,但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前,面对共军「扰台」而非「侵台」,它们价值却很有限,仍须战机、战舰等传统载台,才能有效因应。

这暴露的两难局面是:面对共军威胁,国军必须采取的因应手段,在平时与战时,二者几乎背道而驰。理想状况当然是两路并重,任何一方都不偏废,但现实世界资源有限,水面主战舰过去几年相对被轻视,如今就在共军持续骚扰下疲于奔命。

就此而言,被美方视为错误建军案例的LCS,若非毛病实在太多,沦为性价比低落的钱坑,否则单论应对海上对峙之类任务,其速度快、人员少的特性,倒不失为合用。震海计划「一大化两小」,固然是避免舆论抨击,另方面当然也是发现我方需要够多数量的舰只,才能因应共舰的灰色地带骚扰。

回到根本性问题:政府面对当今两岸局势,似乎认为无须寻求政治上和解,相信努力投资军备就足以因应威胁。然而,战略目标的设定,必须以具备可行性为前提。政治性格笃信「硬碰硬」的赖总统,还是应想想:三军统帅脚下的战争机器,能否承受持续把油门踩到底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