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需求上升 2016年太阳能动能重启!

太阳发电不仅具有高度减碳经济效应概念产业前景发展也绝对无庸置疑,其最大的想像,就是:太阳光照地球表面一小时能量,若能全数转换成电力,将可提供人类使用一年。

文.孙庆龙

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在最后一七四个国家同意签署下,达成2008年至2012年期间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1990年减少五%的共识,以改善全球温室效应恶化趋势,然而,由于美国基于经济考量未同意签署,以及中国大陆未在行列中,加上当时绿色能源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因此自协定生效以来,成果不彰到几乎形同虚设的地步

由于极端气候越加频繁,加上绿色能源发展技术已渐成熟,今年巴黎气候高峰会高达190多国参与,预估其结果不仅将可成功取代京都协定书的内容,更在美国与中国愿意带动示范下,相信将会看到具体且显著的成果。目前这两个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先后宣布未来减碳政策目标,美国设定2025年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减少26~28%,中国则订在2030年,预计将比2005年碳排放量减少60~65%。

具高度减碳经济效应概念

此外,所有成员国也可望达成一个远程的共识,就是2050年时人类不再排放二氧化碳的终极目标,以控制地球气温上升的幅度,不超过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前的摄氏二度

至于台湾,根据今年通过的《温室气体减量与管理法》,虽然设定2030年碳排放量要比目前大减50%,但若同样以2005年为基准点,则是只有下降20%,低于美国与中国。

然而,不管各国的减碳目标为何,发展绿色能源绝对是最具经济效应的减碳手段以鸿海(2317)今年十月宣布将在河南郑州兴建一座400MW太阳能发电厂为例,完工后不仅可提供生产iPhone所有电力,一年更可减少2.5万公吨CO2排放。换言之,如果透过兴建太阳能发电厂来「中和」中国每年约110亿公吨的碳排放量,只需盖4.4万个便可达成,相较之下,若采取兴建大安森林公园的方式来吸纳CO2,至少要盖2830万座才能创造相同的成果。两者悬殊的减碳效应,正可说明未来绿色能源的发展,对于各国政府达成减碳的目标,将产生极大助益

太阳能发电不仅具有高度减碳经济效应的概念之外,产业的前景发展,也绝对是无庸置疑,其最大的想像,就是:太阳光照地球表面一小时的能量,若能全数转换成电力,将可提供全人类使用一年。 当然,太阳光照地球表面全数转换成电力,是一个不可能的假设,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太阳能发电不仅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更具有大幅降低石化燃料发电或核能发电的环保效应。

估二十年后将成最主要电力来源

如此庞大的能源想像,不仅支持太阳能产业未来市场大幅成长需求,更让美国传奇创业家,同时也是Tesla创办人Elon Musk继今年年初发表「未来世界,人类开车将视为违法行为」之后,四月底再度预言:「太阳能在二十年后,将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占整体市场的比重将可达到30~40%。」Elon Musk对太阳能产业的乐观预估,同样也获得国际能源署(IEA)的支持,IEA预估太阳能将在2050年跃居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较目前不到1%的市场占比,呈现出跳跃式的成长。

至于对台湾太阳能产业的看法,笔者在2011年独家专访中美晶(5483)总经理徐秀兰,与绿能(3519)总经理林和龙之后,发觉当时全球太阳能板的「供给」大于「需求」非常严重,2013年供给已达到60GW,但需求仍只有40GW,在供给大于需求将近20GW下,厂商的杀价竞争与产业淘汰竞赛势必会不断上演。

不过,近期在重新追踪太阳能产业时,看到了今明两年的市场需求预估,分别来到53GW与58GW,换言之,若没有太大的意外,2016年将会是太阳能产业供需重新恢复的一年,至于受惠程度的高低,上游厂商将会高于下游厂商。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798期www.moneyweekly.com.tw,行动版APP下载http://tinyurl.com/ngpv39u。尊重智慧财产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