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百歲誕辰 李安妮談父親:人生道路要自己負責

今年是前总统李登辉百岁诞辰,李登辉基金会今天举办「朝向台湾的意志:李登辉一○○」讲座;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以「女儿」视角回顾父亲一生,认为父亲虽然没有强制规定子女未来的人生道路,但就是要对自己负责。

李登辉基金会今天上午在台湾大学生农学院农经大讲堂,举办「朝向台湾的意志:李登辉一○○」起跑讲座,由国史馆馆长陈仪深、专栏作家周奕成及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共同座谈,论述百年来台湾史与李登辉生命史的交错,以及他们心中的「李登辉样貌」。

李登辉基金会发布新闻稿,台大农学院长卢虎生致词时特别用「前瞻、远见、智慧、勇气、永续发展」,来描绘李登辉的生涯,他认为具前瞻远见的领导者,由于会看到周围的人所无法看到的境地,并思考如何在目标达成后能够永续发展,势必要具有面对孤独的勇气。

陈仪深在座谈时指出,中华民国体制确实在1949年后全面凌驾于台湾身上,但李登辉上台后,如何一步一步还原台湾人民该有的权利,当然也包含宪法的修订;因此,1990年代展开修宪工程后,这部宪法就已承载一定民意,不能完全视为「外来物」,这也是民主执行的过程。

陈仪深说,正因为李登辉不仅具有远见,却又能妥协及迂回,也让不管是党外人士与后来的民进党、还是国民党等等政治人物,在面对李登辉时都有个共同问题,那就是「李登辉到底在想什么」。

周奕成指出,他属于1990年野百合学运世代,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与社会关怀,当年对李登辉发表「两国论」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确实合乎现实与台湾的前途;他引述若林正丈教授的论述认为,经过李登辉的民主化之后,中华民国可说是已经进入「第二共和」,已非当初国民党空降台湾的样貌。

李安妮以近来热门议题「人才品流」为题强调,虽然有人认为「读文科的是第6流人才」,但正因为有许多人投入研究过往历史,让社会因此精彩、智慧得以保存,她庆幸「身边被读历史的人围绕」。

李安妮也以「女儿」视角回顾李登辉一生认为,父亲虽然没有强制规定子女未来的人生道路,但就是要对自己负责;此即李登辉曾就读的旧制台北高校校训「自由」与「自治」,而台北高校的教育对李登辉的影响十分深远。

李登辉基金会执行长郑睦群在座谈后指出,为纪念李登辉百岁诞辰,基金会除既定的大型音乐会与学术研讨会外,并与故事Story团队合作「朝向台湾的意志:李登辉一○○」系列活动,包含文字专题特辑、微型行动展、系列讲座及教师工作坊。

李登辉基金会表示,16日上午将举办「朝向台湾的意志:李登辉一○○」百年巡回展台北开场记者会,展区分6个主题,分别是「百年以前的台湾」、「自由萌芽的台湾:1920年代以后」、「战争抑郁的台湾:1930年代末至1945年」、「风云诡谲的台湾:1945年至1960年代」、「迈开脚步的台湾:1970年代至1990年代」及「建立自我的台湾」。台北场结束后,将于高雄、台南与桃园接力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