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聪/复兴航空会是被推倒的第一张骨牌?
▲复兴航空不飞了,影响旅客高达10万人次。(图/记者季相儒摄)
文/李克聪
复兴航空无预警宣布停飞解散,行政院长林全召集跨部会会议,指示交通部依据《民航法》第59、60条规定,协助华航集团在12月1日起接手复兴航空航线。华航表示除金门飞澎湖的航线外,接手复兴航空包括国际线和国内的花东、离岛等部分航线,以短期内解决大众输运问题,保障旅客权益。华航强调,如因接手复兴航线而有亏损,政府行政部门应提供补贴。
回顾复兴航空成立65年以来的发展起起落落,自 2009年8月两岸定期航班正式开始,复兴航空就积极加入两岸航线,加上早已积极布局的日本航线,复兴航空发展令人瞩目。2011年11月,复兴航空正式挂牌上市。2012年7月,在国际知名专业航空杂志AVIATION WEEK之「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行调查,复兴航空于全球总排名第6、亚太地区名列第3名。
复兴航空意气风发之际于2012年11月,引进第一架空中巴士A330-300,并开始订购ATR72-600新机。在2014年又因应廉价航空之兴起,趁势申请「威航」抢攻市场,但因整体扩展太快而包括机师、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等没有配合扩展之调整强化,自然形成重大飞安潜在风险。
后来2014年7月复兴航空发生澎湖48人死亡空难,在尚未复原之际又执意于2014年12月将「威航」开航,不幸又在2015年2月发生南港43人死亡空难,二次重大空难对复兴航空造成极大打击。虽然之后陆续积极引进新团队改善飞安也展现成效,无奈台湾航空业近年来遭逢MERS疫情、日本航线供过于求、国际廉航扩充后之低价竞争、经济不景气及二岸关系急冻等冲击。
复兴航空在看不到未来会有好转的可能下,因不愿意扩大严重亏损,居然不顾社会观感在毫无道义的状况下,先停航一天再宣布解散,造成社会莫大损失及各界对监管之交通部民航局的管理及辅导的功能诸多责难。
检视国内航空市场当前的危机包括机师不足、美金强势升值采购成本增高、机场硬软体条件不佳、气候变迁及劳资关系紧绷对立等困境,还好目前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体质还算健全,看来复兴航空解散应是个案不致发生骨牌效应,但需注意华航接手复兴航空航线后,对本身公司营运之冲击及政府未来补贴亏损对雪上加霜的财政影响。
总之,复兴航空恶性结束营运之主因在于太快扩充营运规模后,管理机制出了问题导致经营不善产生严重亏损,但两岸关系急冻会让相关产业看不到未来是不争的事实。建议政府应落实相关产业因应两岸关系急冻之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相关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预防及风险应对控制的工作。必须积极加强改善政府相关部门对产业的管理监督与辅导功能,同时应立即调整强化相关法令及预警机制,亡羊补牢,绝不再容许类似恶性结束营运之情事发生。
●李克聪,逢甲大学运输科技及管理系专任副教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