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新青安:一個短視近利政策,正火燒罟寮
新青安不只炒升房价,还造成银行贷款水位升高,引发央行祭出「限贷令」。不动产放款资金紧缩,传出建商要客户「自己想办法找银行」,让购屋民众傻眼。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中央银行最近连续采取罕见动作,先发出史上最严「限贷令」,又邀卅四家国银「喝咖啡」,责令限期缴交放贷信用报告。总裁杨金龙更喊话,要求银行「善尽社会责任」,避免信用资源过度集中于不动产贷款。央行如此紧张,主要是全体银行不动产贷款占总放款比率已高达卅七.四%,距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央行担心,在房市过热下,一旦资金水位失控,可能演成美国「次贷风暴」那样的危机。
央行的慎重,并非无的放矢。最近,国内银行陆续出现「房贷满水位」现象,亦即银行的不动产放款总额占存款余额比率已接近《银行法》规定的卅%「天花板」,导致贷款延误纠纷四起。尽管央行不断试图冷却房市,但目前整体银行体系房贷余额已冲破十.五兆元,以每个月八、九百亿元的速度增长,全台房价也跟着飞涨。全台房市及资金市场的畸形发展,究其源头,则完全是因「新青安」这个买票型政策而起。
新青安政策在去年八月推出,主要是为配合赖清德参选总统,以「新青年安心成家」为名推出的购屋优惠贷款。由于贷款条件极为优惠,还款期限又长,年轻人趋之若鹜。截至本月中,已有七.六万户获得拨贷,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争着抢搭这班列车。然而,这波空前的一窝蜂购屋现象,不仅抵销了政府近年所有「打房」的努力,还帮建筑业者炒高了房价。此外,更因假贷情况严重,金钱四处溢流,导致整个资金市场火烧罟寮,不可收拾。
由于新青安是为赖清德吸引青年选票而推,即使政策执行出了问题,政府官员都装聋作哑,没有人敢置一词。在舆论相继示警下,财政部才发动两波言不及义的查核,发现有一千五百件人头户及转租的违规问题。但真正惊动央行关注,则是本月初台股几度雪崩,市场资金流动受到严重冲击,包括不少年轻世代炒作股票遭到断头,央行方才介入处理,要求银行必须节制放款,做好自主管理。这项动作,其实已来得太迟,房价高涨的火势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然而,如果连挡都不挡,等到「次贷危机」在台湾上演,那就更难收拾。
如今回看,新青安完全是一个「短视近利」的政策,目的只在帮民进党收买青年选票。但它所造成的后遗症,却是既深且长,恐怕难以回复。第一,新青安的抢贷乱象,已对产业或不同换屋需求者的贷款造成严重排挤。第二,新青安的千亿贷款上限,已成为台湾房价的「新楼地板」,赖清德敢宣称这是政策的「功德」吗?第三,五年后当新青安要开始缴交本金时,如果届时大家都选择抛售,他们觉得自己真能大赚一笔吗?第四,政府鼓励没有能力的青年进场购屋,不是提供了他们虚妄的期待吗?第五,更严重的是,五年后有另一批年轻人到了要购屋的年纪,届时他们要面对的房价,将比今天还高出一大截。这个相对剥夺感,又是谁种下的祸根?
一项政策的好坏,必须从「因」与「果」等相关层面作出综合利弊评估,不能以为打着「造福」或「照顾」的旗帜,就能达到目的。遗憾的是,「新青安」政策正是如此,它犯下各种短视、近利的错误:为了一时的选票,把居住正义轻易葬送;看似讨好了几万名青年,却把他们送进终身难以挣脱的泥淖 ;把银行业者引诱进政策的黑洞,导致全台资金出现偏流一隅的危险。
当央行总裁杨金龙促请国银「善尽社会责任」时,赖总统有没有想到:这场混乱的源头,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