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周霸榜,尺度超生理极限,照样国外破圈,观众:没猜到结局
今年5月份的戛纳电影节上,70后法国女导演科拉莉·法尔雅编导的《某种物质》一经上映,就成为影迷们讨论的焦点话题。
其极度血腥重口画面,生猛猎奇的故事,看得评委目瞪口呆,最终拿下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
该片成本仅1700万美元,在美国及全球上映后,收获3144万美元票房,烂番茄新鲜度达90%,爆米花指数73%,且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喜欢它的观众拿它和《芭比》来做对比,觉得这女导演“够狠”,“女性话题、极致的视觉、犀利直白的讽刺”都令人对其刮目相看。
不喜欢的观众则认为它既“剥削女性”,又“剥削老人”,结尾部分的“异形”怪物和喷血浆,都令人不适。
但不可否认,该片上线后在豆瓣评分亦达到7.5分,且“好于96%的恐怖片和79%的剧情片”,在“恐怖片”类型中已是相当优秀。
豆瓣电影口碑榜,也连续3周将其纳入其中。
今天皮哥就带大家来深入解读这部Cult电影,看看它到底有多生猛。
01、
好莱坞女神黛米·摩尔相信80后网友都不会陌生,她的《人鬼情未了》、《脱衣舞娘》和《魔鬼女大兵》都是90年代必看的经典代表作。
现年62岁的黛米·摩尔在片中本色出演曾经拿过奥斯卡,在星光大道上留下名字,红极一时的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斯巴克。
但如今人老珠黄,伊丽莎白早已失去了昔日荣光,只能窝在某电视台的晨间节目跳健美操刷刷存在感。
但即使这样,电视台主管哈维也决意要将她扫地出门,因为她太老了,晨间健美操节目也需要年轻的、身材出众的、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转瞬间,伊丽莎白不仅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作为奥斯卡影后与性感女神的体面。
伊丽莎白不甘心就此一蹶不振,还想在这个圈子里再拼一把。
机缘巧合下,她得到了某个神秘机构的帮助,得到了一种名为“某种物质”的再生血清,成为其503号用户。
当你注射了这种血清,就会在身上分裂出一个更年轻的个体,像鸡蛋分裂变成双黄蛋。
虽然“分裂”的过程比分娩还要痛苦,但伊丽莎白“病急乱投医”,还是决定尝试。
一针过后,作为“母体”的伊丽莎白就从后背“分裂”出她的克隆体——苏(玛格丽特·库里饰演)。
“苏”拥有伊丽莎白年轻时最完美的相貌和体态,但作为克隆体,“苏”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伊丽莎白必须从自身“母体”的脊椎处抽取定量的“稳定液”注射到“苏”的体内,才能维持克隆体的稳定,且这个年轻的身体只能使用一周。
在一周过后,伊丽莎白的意识都必须回到“母体”上,才能维持“母体”的生命力,并生产出足量的“稳定液”以供下周使用。
如果从“母体”上抽取的“稳定液”超量,“母体”就会快速衰老,且这种衰老是不可逆的。
使用“苏”的身体,伊丽莎白很快通过面试成为那个晨间健美操节目的新主持人。
并凭借火辣身材与甜美面容制霸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成为新一代性感女神,走上人生巅峰。
但当回到“母体”时,伊丽莎白又自惭形秽,对自身相貌完全失去自信,只能每天躺在家中尽量不出门,推掉了各种约会。
即使迫不得已要出去,也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自己的容貌会吓到别人。
扮演“苏”时越风光,回到“母体”时就越失落。
很快伊丽莎白的意识就模糊了,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人见人爱的“苏”,还是失去光彩的“伊丽莎白”。
两个不同身份也开始激烈交战,“苏”一次次占用更多的“出场时间”,“伊丽莎白”也因此快速地衰老下去。
最终已经老化成垂暮老人的伊丽莎白决定终结“苏”,而她身上作为“苏”的那部分人格,又对苍老的“伊丽莎白”极度厌恶。
“苏”使用暴力打死了母体“伊丽莎白”,但失去了“稳定液”供体的“苏”,也很快走向了灭亡。
02、
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中的再生血清,就是现实中女性对于自身年龄、容貌、身材焦虑,以及各种“医美”护肤品、整容行业的具象化和夸张化表现。
这种涉及社会热门话题的主题往往能轻易引起关注,此前韩国的漫画《整容液》和《看脸时代》就曾风靡一时。
《某种物质》的故事,与这两部韩国漫画如出一辙。
其新奇的设定、简单的剧情、视听上直白的呈现,都能令观众在观影的全程始终保持心情愉悦。
“苏”与“伊丽莎白”这一体两面,也以分别以阴暗分明的画面来呈现,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两者强烈的视觉反差。
伊丽莎白出现的场景总是灰暗、压抑、失去光泽的,还伴随着出现了恶心的苍蝇、肮脏的街道和破败的粉墙。
特别是当她放弃努力,终日暴饮暴食,在家中躺平时,那满地的垃圾也给人一种不适感,仿佛伊丽莎白的身上也开始腐朽了。
“苏”的每次出现,则都伴随着夺目的光彩、勃勃的生机,走在街上任阳光晒在身上,仿佛地球都在围着她自转。
当“苏”主持晨间健美操节目时,聚光灯打在身上,每个重点部位都给了特写。
即使是喝水这种日常动作,摄影机镜头也要抓拍,用慢镜头特写完美呈现,挑逗意味溢出屏幕。
就算是换上一身黑色紧身衣,也掩盖不住她身上那完美的身材曲线。
且不说一开始“苏”从伊丽莎白的身上分裂出来时,那些皮哥不敢截图,一截图就会违规的大尺度画面了。
这些对女性身上各部位细节呈现的镜头,便是电影备受争议的地方。
很多观众希望这样的画面越多越好;
但也会有很多观众,会对此感到不适,认为这是一种对女性身体的剥削和凝视。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似乎女导演可以名正言顺拍男凝,拍雌竞,剥削女性角色”了。
但我们应该看到,导演是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来揭露和批判男性凝视的。
片中的电视台主管哈维,就是这种男性凝视的具象化代表。
所有他出现的镜头,镜头都会怼脸拍,使画面扭曲变态,将他身上的油腻和丑陋展现在观众面前。
哈维出场的镜头,画面则是给到了他的胯下特写,分开的两条腿刚好将远景中的“苏”置于其中。
这种夸张镜头对于男权及男本位思想的暗示和嘲讽,也是浅显和直白的。
“伊丽莎白”和“苏”之间是一种供养和索取的关系,“苏”的身体每使用一周,就必须回到“伊丽莎白”的身体中一周用来恢复,以达到维持稳定和平衡的目的。
如果小心维护这种平衡,便能安全使用这种“分身”技术。
但贪婪的人总是欲求不满。
每次对“苏”的使用超时,都会导致本体“伊丽莎白”的加速衰老。
这种对于身体的透支,最终只会造成失去健康与容貌的严重后果。
现实中虽没有这种再生血清,但世人为了追求享乐对于自身健康的忽视,以及过度透支身体的作死行为却比比皆是。
比如熬夜酗酒、通宵玩乐,都是对身体健康的一种侵害。
电影只是以夸张和畸形化的表达方式,用带着强烈冲击力的画面来解构大众审美,将人性的贪婪、愚蠢呈现在镜头前,以此引发观众对于自身价值观的思考。
03、
其实科拉莉·法尔雅导演7年前的处女作《复仇战姬》皮哥也很喜欢。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爽一波就完的动作复仇爽片,导演仍然热衷于用犀利的笔法来呈现两性间的歧视、矛盾与冲突。
原本只要喷洒血浆就够了,导演仍竭力想让电影更有内涵。
《某种物质》则是导演真正剧作水平的呈现。
作为法国女导演,能够在好莱坞血腥爽片的框架之下,以娴熟的编剧功力创作出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又能引发思考的故事,拿下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也是实至名归。
再说黛米·摩尔女神。
能够在这个年纪放下偶像包袱,出演这样一部“自嘲式”电影,亦需要具备优秀的品格修养和强大的内心。
片中伊丽莎白与自己的爱慕者相约吃饭的那场戏,当浓妆艳抹的窥见窗外“苏”的巨幅海报后,内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自信瞬间破灭。
她只能一次次回到卫生间去补妆,对自身容貌的不满却又一次次加深,直到最后对着镜子歇斯底里,把脸上的妆容全部抹掉。
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挂钟上的指针一直在提醒着她约会时间的临近,也在暗示她的青春流逝。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台词,却尽显黛米·摩尔的表演功力,同时她能够克服自身在现实中亦同样容颜衰老的压力坦然面对这个角色,亦能看出她内心的强大与自信。
片中扮演“苏”的另一位主演玛格丽特·库里其实也已经30岁,但容貌、皮肤和身材仍然保持得相当好。
面对片中各种近距离无死角抓拍镜头,显得尤为自信,其表演不露痕迹,也能够将“苏”的大方自信完美展现。
正是这一老一少两位女演员撑起了整部电影,结局中四处喷溅的大量血浆,则是导演对广大Cult片爱好者的殷实回报。
幸亏有这部电影,才让皮哥因熬夜看了《小丑2》引起的不适感烟消云散。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