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丨农工党提案:建议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实习生刘龙珠北京报道

养老是民主党派提案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农工党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包括《关于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提案》。提案提出,自2016年6月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已进行7年,范围扩至49个城市,取得积极成效。

提案还指出,当下长护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一是长期护理保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二是试点地区制度差异有待统筹弥合,三是护理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为了缓解长护险现存的问题,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上述提案建议,一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出台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总体框架。具体来说,要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参保对象、待遇支付、结算方式、支付范围、经办管理、异地服务等内容作出原则性的规定,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险种建立起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其次,分两阶段推进。现阶段宜将长期护理保险确定为“保基本”的制度安排,受益人群为重度失能人员,城乡同步推进。待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时,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逐步将受益人群扩大,提高保障水平。

上述提案还提出,要加快形成规范统一的基本制度安排。提案建议,一是制定全国统一的筹资政策,合理确定财政、单位、个人缴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财政补贴原则上仅对城乡居民,职工缴费由个人和单位分担。缴费方式与医保“一单征收”,建立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征收与运营制度。

二是明确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以机构护理、机构上门护理和居家护理为主,严格限制现金给付情形,避免成为“第二养老金”。逐步将康复辅助器具和失能护理相关产品纳入保险范围。

三是出台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制定护理需求认定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服务项目目录,明确护理流程及操作规范,科学制定分级分类待遇支付政策。

四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推动医保、民政、卫健、残联等数据共享,对资金使用、申请受理、服务评估等进行多维度监管。

最后,提案提出要不断优化护理服务供给。提案建议,一是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提高长期护理服务市场化程度,加快培育定点服务机构,通过税收、场地等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经办机构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护理资源开发。

二是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优化护理职业教育结构,根据新设立的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及时调整相关课程结构,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开展养老护理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开设健康照护相关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人才培训基地。

三是强化行业监管,完善专业化评估队伍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推动居家照护服务实现智慧化监管。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各地养老机构的情况来看,我国居家养老的需求在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长护险不仅能够惠及居家场景下的失能老人,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还能激发企业探索居家上门服务的活力,推动养老行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