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提议“取消中考”,基础教育缩短2年,学生16岁读大学
随着教育改革,中考的重要性,不次于高考,与以往不同,中考普职比将调整到5:5,学生不努力就要被分流到职高、技校,即使有参加高考的机会,能逆袭的学生,凤毛麟角。
学生是家庭的希望,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大学文凭是寸步难行,这也导致教育内卷愈发严重,学生们拼命努力,争取考上名校,或者报考研究生,还有的学生备战公务员、事业编考试。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大学生迟迟不肯参加工作,即使找工作,多半不会去基层,导致工厂出现“用工慌”,即使中考分流来了,仍旧是道阻且长。
梁建章提议要取消中考,或许就是要解决相关问题,然而,我国多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缩短时间,真的行吗?
梁建章提议“取消中考”,基础教育缩短2年,学生16岁读大学
他再谈及人口问题说到:初三和高三这两年,学生用来复盘知识,以及准备中考、高考,基础教育缩短2年,学生在16岁就能读大学。
换句话说,学生提前2年进入社会,看似有点不靠谱,但是,梁建章表示,自己就是读了5年小学,15岁通过少年班进入了大学,他读的是复旦大学少年班,室友也是一样。
现在新生儿出生率比较低,家长教育负担重,升学压力大,造成教育内卷严重,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钱,教育成本太大了,学生参加工作晚,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社会发展。
他还提到,幼儿园几近饱和,托儿所稀少,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儿童,有强烈的托育服务,实际能进入托儿所的比例,只有5.5%左右,和发达国家比,差距十分明显,普惠幼儿园出现“过剩”现象,托儿所却很少。
家长要工作,维持生计,又难以分心,义务教育给家庭造成了巨大复旦,据官方公布材料可知,6到14岁学生,平均教育成本已经超过了21万元,中考分流政策到来,家长教育焦虑更加严重,投入了更多。
学生的学业任务加重,家长忧心,综合种种,梁建章表示,应该取消中考,义务教育缩短2年,让大部分学生在20岁就完成大学教育,尽早走上工作岗位,本身收入增多,家庭负担减轻,还能提高生育率,是一件利大于弊的提议。
众人对此提议,看法不一,内心五味杂陈
教育是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凡事皆有利弊,一定要慎重,缩短学年制,好处正如梁建章所说,学生多一些工作时间,经济能力快速提升,又能早点成家立业,缓解教育焦虑,提高生育率。
弊端却也随之而来,部分学生心理年龄成熟晚,容易造成知识不饱和,这一部分学生成长较慢,小学五年,基础知识会不牢固,以后读研究生,学的不够透彻,毕竟,研究生有大半年时间要搞实验。
学生学业不精,进入职场,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企业可能要花时间教导,浪费社会资源,学生很可能被淘汰。
也会给学生造成莫大的心理压力,提前学完知识,压力可能比现在还大,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排斥学习,教育质量变低,我国学生虽然很多,但是能力超群的占少数,像梁建章一样,能进入少年班的学生,凤毛麟角。
同时对老师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并且,学生都能理解,实在太难了,老师平时就很辛苦,缩短学年制,老师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总的来说,弊端不能不重视,梁建章的初心是好的,现实情况复杂,缩短学年制,有待商榷,家长不必太着急,暂时不太能实现。
考虑问题要现实一些,先了解实际情况,不是每个人学习能力都很强,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懂得怎么教育孩子,而且,双职工家庭基本没时间照顾学生,学生要自力更生,靠自己摸索,学习上比较难。
因材施教,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不同,我们多年来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做了大量的调查,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策,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权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缩短学年制,好处也很明显,我们相信官方会做出好的政策,教育是大事,我们耐心等待。
讨论话题:你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