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蒋日记返台解读 学者忧「没这么乐观」
存放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18年的「两蒋日记」,下半年将返台。图为故总统蒋介石1918年12月5日的日记。(中新社)
历时10年缠讼、存放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18年的「两蒋日记」,下半年将返台。未来将如何解读?历史学者认为,两蒋日记虽是国史,但民进党政府有其一贯立场,甚至会「工具性应用」,因此对两蒋日记返台是否有助我国在两岸之间的民国史话语权,学者直言「没这么乐观」。
辅大历史系名誉教授林桶法表示,蒋经国儿媳蒋方智怡2005年之所以将「两蒋日记」交给美方保管,最主要考量是当时民进党执政,政治气氛、环境与现在相同,蒋家对日记留在国史馆有疑虑,与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洽谈后,决定「暂存」胡佛研究所。
近年来两岸竞逐民国史话语权,而2006年胡佛研究所对外开放阅览「两蒋日记」后,吸引大批大陆学者专家前往抄录。林桶法提到,像大陆知名中国近代史专家杨天石,更长年蹲点在胡佛研究所。相关资料相继抄录被带回大陆后,当然出现各种不同的解读版本,甚至大陆民国史学界还出现「蒋粉」与「国粉」。大陆民众也借此机会了解到,蒋介石确实有在抗日,与过去大陆历史所呈现的截然不同。
而日记回台后的发展,林桶法直言,民进党对历史有其一贯立场,未来能否正确解读两蒋日记,他「没有这么乐观」。但日记返台对从事相关研究及对民国史感兴趣的年轻一辈,应有不少帮助。
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指出,近代中国政治人物大多有写日记习惯,最有名的像《曾国藩家书》、《翁同龢日记》等。两蒋是国家领导人,日记当是国史,无论如何政党轮替,政治档案都该被完整保存;但民进党政府总是把文献资料「工具性应用」,只会自行解读,不尊重历史,他担心两蒋日记的解读,在台湾将遭意识形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