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的风口,究竟有多大?
文/ 曹彦君 编辑/ 陈默维
近日,硅谷巨头们大动作频频。
脸书改名Meta,扎克伯格誓要称霸元宇宙;亚马逊则宣布,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启用的新的量子计算中心,剑指构建更大规模、更精准的量子计算机。
该业务归属于亚马逊的现金牛——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内,由加拿大物理学家 Oskar Painter进行领导。这意味着,亚马逊将和谷歌、IBM 和微软之间,在量子计算领域进一步短兵相接。
此举颇有贝佐斯当年成立AWS时,高瞻远瞩的意味。量子计算业务是否有望成为亚马逊的另一王牌业务,尚且不得而知,不过,有一件事更为明显:量子技术正国内外得到空前重视。
亚马逊CEO贝佐斯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也都特别提到了量子科技的发展。
量子计算的风口,究竟有多大?
“降维打击”的算力
量子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等科学家开始有方程去求解的量子力学,完成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了量子计算的概念,并指出,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计算机在处理特定问题时,具有远超经典计算机的能力优势。
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经典计算机按照二进制进行运算,参与逻辑计算的信息单元称为比特,以“0”和“1”表示,通过经典算法实现对信息的线性处理。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王永锋解释道,量子计算机同样使用比特进行运算,但其遵循的运行原理是量子力学,采用量子比特,除了“0”“1”之外,二者还可以构成更多的“叠加态”。构建量子比特的基元可能是光子、原子、电子、微小的超导环,或者更神奇的“任意子”。
相比经典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算力,说是“降维打击”也不为过。
以一台3比特的经典计算机举例,它只能储存与处理2的 3次方个可能的二进制字符串中的一个,即八个数据中的一个,而一台3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储存与处理全部的八个数据。
有人指出,理论上,经典计算机需要150万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子计算机仅需不到1秒。
这样的优越性,在现实中也得到了验证。
2019年9月,谷歌宣布研制出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执行一个特定的计算任务只用3分20秒,而同样的任务,即便是目前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在经过理论优化后,完成这项任务也需要2.5天。
谷歌研制的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目前量子力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量子信息技术,该技术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量子通信,原理上可实现无条件的安全通信方式;二是量子计算,可提供超快计算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子计算领域,与欧美相比,国内的研究水平并不逊色。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量子计算技术研发加速,并以中科院为代表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取得了一些瞩目成果。
2017年5月,中科大和中科院物理所共同研发出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实现至少2.4万倍的实验加速。
2018年2月,中科院和阿里云共同宣布,实现11量子比特云接入超导服务,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10量子比特以上的超导量子计算云服务的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的量子计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据悉,由该团队研发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名为“祖冲之二号”,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千万倍,计算复杂度比谷歌的“悬铃木”,高了一百万倍。
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
缓慢的商业化
在国内,也有不少攻入量子计算应用的企业玩家。资本加身的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不惜重金投入,抢占技术高地。
巨头们的布局,主要偏向软件领域。
由段润尧带领的百度研究院量子计算研究所,制定了量子人工智能、量子算法 和量子架构三个核心方向。
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由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施尧耘主导,2018发布了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2019完成了第一个可控的量子比特研发工作。
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为张胜誉,从量子AI入手切入化学和药物研发领域。
华为量子软件与计算首席科学家翁文康,主要研究量子计算物理与操控、量子软件、量子算法与应用。
在硬件方面,我国的商业化起步较晚,仍显著落后于欧美。
作为美国领军企业,谷歌和 IBM可以实现50+超导量子比特的近邻连通,逻辑门保真度大约在 99%量级。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指出,国内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挑战在于,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储备和基本材料的自主化。
不过,一批具有强大研发背景的硬件初创公司,也在国内迅速崛起。
位于合肥的本源量子,创始人是中科大郭光灿项目组成员,是国内起步比较早的初创公司,主攻超导量子比特,和谷歌、IBM等属于同一技术路径。该公司今年1月获得的数亿元A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
由“量子之父”潘建伟创立的国盾量子,走的也是超导量子路线,是国内量子通信领域首家A股上市企业,首日股价上涨近1000%;此外,还有主攻离子阱量子的启科量子、主攻光量子的图灵量子等,目前均已获得天使轮融资。
“量子之父”潘建伟
广阔的金融前景
量子计算的优越性能,不仅吸引技术玩家入局,在行业侧,也不乏积极推动落地应用的远见者。
在国内,建设银行的子公司——建信金科,是五大行中首家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它也成为金融行业中的量子计算探路者。
2021年2月1日,建信金科量子金融应用实验室在合肥揭牌“一实两地”,成立量子金融应用基地。本次仪式上,建信金科和本源量子联合发布了业内首批量子金融应用算法——“量子期权定价算法”与“量子VAR值估计算法”。
建信金科量子金融应用实验室主任吴磊(后排右三)
两种算法,分别聚焦于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金融市场与风险管理。
国有大行和中科大研发团队的联手,可谓强强联合。
在3个月时间内,经过对量子算法方案的反复论证,借助建信金科的大资管项目组及建信基金专家资源,以实际市场数据进行回测,不断迭代演进形成了全新方案。
“量子期权定价算法”,使用了量子振幅估计相关的算法,实现双对数级别的量子加速,从而可以加速使用蒙特卡罗算法,获得一个高置信度的价格估计。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相同设备和条件下,与国外同类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无论是准确性还是计算速度,“量子期权定价算法”均优于国外同类算法。
“量子VAR值估计算法”,则瞄准了至关重要的风控场景。
面对金融机构庞大复杂的资产组合,量子计算的并行计算能力大大缩短了风险价值VaR的计算速度,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提前防范市场风险,通过量子计算分析和建模海量的事件和场景,帮助客户确定最优投资组合。
该算法提供了正态分布和T分布两种常见的拟合模型,也应用了量子振幅估计相关的算法,来实现对经典蒙特卡罗算法双对数级别的量子加速,最后获得一个稳定的VaR值计算值。
研究团队同样和传统历史算法进行了对比,使用2020年A股数据进行计算,发现 “量子VAR值估计算法”很好地拟合了VaR值。
从以上两种应用算法可以看出,对于先进算力,金融行业有着迫切需求。
现代金融业,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数据被记录和存储,如何保障计算资源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速度,是金融机构的重大挑战。
有分析认为,量子计算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实现指数级的计算加速,对于金融领域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显著提升金融的数据应用水平。在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信贷、智能监管等是典型应用场景,目前的算力水平对数据的应用程度并不充分。
其次,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响应速度。尤其是反欺诈、反洗钱、授信审批、支付清算等业务,对时滞水平具有很高要求。
最后,节省能耗和设备空间。有专家认为,经典计算有两个很显著的缺陷:一方面,信息处理过程会伴随大量的能耗产生;另一方面,算力提升需要靠增加服务器架构中的GPU,这就需要不断扩大机房规模,带来巨大的系统维护成本。
量子计算则在解决特定问题上具有规避这两大缺陷的潜力:量子计算机的幺正变换具备可逆计算能力,规避了经典计算的能耗问题;单台量子计算机所具备的强大计算能力,足以媲美经典计算集群,节省了设备空间。
在金融领域,量子计算未来可期。
未来,依靠量子计算的强大算力,智能金融将不再局限于智能客服、智能投顾和智能风控等前端垂直应用,而是会贯穿于金融体系生态链,从前端业务条线渗透至中后台业务,形成系统闭环的决策智能化和流程自动化。
到了这一天,才是真正实现了金融行业的“All in AI”。